Quantcast
Channel: 全部主題 :: 遊戲基地 電腦資訊站 討論板
Viewing all 140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分享] 賽德斯SADES Scythe幻影狼鐮RGB巨集變頻電競滑鼠搭配Zap閃電電競滑鼠墊-反應迅速殺敵無數

$
0
0




賽德斯SADES Scythe幻影狼鐮RGB巨集變頻電競滑鼠搭配Zap閃電電競滑鼠墊
吃雞是近期最最最夯的遊戲也是討論度最高的話題,有高超的技巧也要有可以跟得上的電競產品搭配,這次要介紹一個價格超親民的組合,由賽德斯SADES所推出的『Scythe』幻影狼鐮RGB巨集變頻電競滑鼠與『Zap』閃電電競滑鼠墊,Scythe幻影狼鐮採用Avago安捷倫A3050晶片,靈敏度最高提供4000DPI,並可透過DPI按鈕做四段切換,每一段數值可透過軟體讓使用者自行設定,回報率最高提供1000Hz,共四段可調整,微動開關採用OMRON歐姆龍,提供玩家優異的使用壽命,滑鼠本體內建了9.4g配重砝碼,提供玩家最適當的操作重量;玩家可搭配原廠軟體提供直覺式與親民的操作介面,除了滑鼠的基本設定與背光調整外,更提供了巨集設定與七顆按鍵自定義功能,讓玩家擁有更高的自由度,提供玩家最佳的操作手感與即時火力支援,RGB發光部分共內建11種模式,使用者可針對11種模式作為條,提供最酷炫的視覺效果!!
Zap閃電電競滑鼠墊其實就是Tornado龍捲風電競滑鼠墊的縮小版,表面採用柔軟紡織面料,提供順滑的移動與精確的反饋追蹤,底部採用防滑橡膠設計,提供優異的抓地力,防止鍵鼠墊滑動或移動,厚度採用3mm襯墊設計,提供舒適的使用體驗與持久穩定性,邊緣採用平整縫線加工,可避免鍵鼠墊磨損,尺寸部分長32公分、寬27公分,馬上就來看看Scythe幻影狼鐮RGB巨集變頻電競滑鼠搭配Zap閃電電競滑鼠墊帶來的好手感。

賽德斯SADES Scythe幻影狼鐮RGB巨集變頻電競滑鼠外觀與配件

▼外包裝標示產品型號與外觀


▼賽德斯SADES Logo


▼Scythe幻影狼鐮電競滑鼠外觀照片


▼產品型號為Scythe幻影狼鐮並定位為電競滑鼠


▼賽德斯SADES防偽標籤


▼包裝背面標示滑鼠各部位功能說明


▼滑鼠各部位功能說明


▼安規認證標誌與賽德斯SADES公司資訊


▼包裝側面標示滑鼠為RGB發光,另一側標示多國語言產品說明



▼上方標示賽德斯SADES Logo


▼產品說明書與保固卡


▼Scythe幻影狼鐮電競滑鼠一覽,本體印有SADES Logo,外型為對稱式設計,採用消光處理,質感相當不錯



▼線材部分線材末端有磁環設計,可降低雜訊,USB接頭部分採用鍍金設計,可提高資料傳輸品質




▼主要發光區塊包含滾輪區、Logo區與滑鼠邊緣,滾輪後方為DPI切換按鈕,共有四段可調整,可透過軟體自定各段數DPI值,發光部分也可透過軟體做RGB色彩自定義




▼前方一覽,採用對稱式設計,適合左手與右手使用者使用,採用人體工學設計,使用起來手感與舒適度都相當不錯


▼後方有導光條設計,發光部分一路從左右兩邊一路延伸至後方


▼左側內凹設計符合人體工學,內凹部分採用幾何圖型做防滑紋路,提供玩家穩定的抓握性,按鍵部分提供三顆側鍵,可透過軟體做功能修改




▼右側內凹設計同樣符合人體工學,內凹部分採用幾何圖型做防滑紋路,提供玩家穩定舒適的操作




▼底部一覽,鼠腳採用四片式配置,感應器位於滑鼠正中央


▼產品型號資訊貼紙


賽德斯SADES Zap閃電電競滑鼠墊外觀與配件

▼包裝標示產品型號與產品外型,並有開孔可直接摸到鍵鼠墊正面觸感


▼賽德斯SADES Logo


▼可直接摸到鍵鼠墊正面觸感


▼賽德斯SADES防偽標籤


▼Zap閃電電競滑鼠墊外型


▼產品型號:Zap閃電電競滑鼠墊


▼包裝背面標示產品特色與公司資訊


▼產品特色


▼賽德斯SADES公司資訊


▼側面標示Zap閃電為電競滑鼠墊


▼另一側標示鍵鼠墊尺寸與正反面材質標示



▼Zap閃電為電競滑鼠墊正面一覽,表面採用柔軟紡織面料,摸起來觸感相當不錯且舒適!!


▼左下角有賽德斯SADES 字樣與Logo


▼邊緣採用平整縫線加工,車縫線工法相當細緻


▼Zap閃電為電競滑鼠墊背面一覽,採用防滑橡膠設計,提供優異的抓地力


▼防滑橡膠一覽


▼賽德斯SADES Scythe幻影狼鐮RGB巨集變頻電競滑鼠搭配Zap閃電電競滑鼠墊就是讓玩家可以殺敵無數


Scythe幻影狼鐮RGB巨集變頻電競滑鼠工具軟體介紹

▼進入軟體後可看到設定按鍵功能,共有七顆可設定,回報率調整部分提供125/250/500/1000Hz四段可調,還可調整滑鼠移動速度、滾輪速度與雙擊速度


▼按鍵功能設定一覽,除了標準的滑鼠功能外還有前進/後退方向鍵、DPI切換、三連發、RGB背光開關、多媒體功能、火力鍵、組合鍵、巨集、DPU鎖定與關閉按鍵功能


▼DPI切換部分提供DPI+、DPI-與DPI循環,使用者可依照使用習慣做調整


▼多媒體部分提供下一首、上一首、停止、播放/暫停、靜音、音量+、音量-、開啟多媒體播放器、郵件、計算機、我的電腦與瀏覽器功能


▼DPI鎖定某一個DPI數值


▼火力鍵部分提供滑鼠功能與鍵盤按鍵,並可設定速度與次數



▼組合鍵可設定左/右邊Ctrl、Shift、Alt、Windows按鍵加兩個其他按鍵製作組合鍵功能



▼巨集部分可選擇設定的巨集,並可設定停止方式


▼高級設置內有DPI部分四段可調整,使用者可分別設定四段的DPI數值,RGB特效部分可調整模式、參數與顏色


▼軟體內供提供11種背光模式


▼混彩流光模式可調整速度


▼單色長亮模式可設定顏色與亮度



▼呼吸模式可調整顏色與速度


▼拖尾模式可調整速度


▼霓虹模式可調整速度


▼混彩常量模式可調整顏色


▼閃爍模式可調整顏色與速度


▼反映模式可調整顏色與速度


▼單色流光模式可調整速度


▼七彩波浪模式可調整速度


▼單向拖尾模式可調整速度


▼巨集定義部份可錄製巨集,並設定循環方式,還可插入滑鼠功能





▼當設定都完成後可另存設定檔案


▼若有設定檔案可直接讀取設定檔案


▼當DPI切換時,螢幕畫面會出現目前DPI段數與DPI數值


SADES Scythe幻影狼鐮背光模式展示

▼發光部分為滾輪區、Logo區與滑鼠邊緣





▼DPI切換

▼背光模式展示

總結
賽德斯SADES Scythe幻影狼鐮RGB巨集變頻電競滑鼠採用Avago安捷倫A3050晶片,靈敏度最高提供4000DPI,並可透過DPI按鈕做四段切換,DPI數值可透過工具軟體調整,讓使用者可依照不同使用環境做調整,DPI切換時螢幕會即時顯示DPI段數與數值,讓使用者可以快速知道目前DPI設定,回報率部分最高提供1000Hz,透過工具軟體提供四段可調整,提供相當不錯的使用反應與滑鼠精準度,可以讓使用者在各種不同的使用環境調整至適合的DPI數值與回報率,打起遊戲才能更加得心應手與殺敵無數,外型部分為對稱式設計,適合左手與右手玩家使用,在整體握感上相當不錯與舒適,兩側皆有幾何圖形防滑紋路設計,握起來相當穩固,整體外型為中尺寸,很適合大部分的玩家使用;在背光部分提供了滾輪區、Logo區與滑鼠邊緣,並且可透過工具軟體調整背光模式,背光模式部分提供11種模式,並可針對不同模式做運行速度或顏色更換,透過工具軟體還可設定七顆按鍵功能與巨集功能,整體功能相當齊全!!

賽德斯SADES Zap閃電電競滑鼠墊是款好用舒適的滑鼠墊,以單滑鼠的操作空間來說算相當足夠,還提供相當舒適的操作手感,讓玩家可以相當穩固在遊戲中盡情激烈操作滑鼠,Zap閃電電競滑鼠墊正面與反面都有針對電競玩家需求做設計與材料配合,能勝任各種不同玩家的需求與操作環境。

賽德斯SADES Scythe幻影狼鐮RGB巨集變頻電競滑鼠目前官方價格為NT$1490元,價格來說相當親民,賽德斯SADES Zap閃電電競滑鼠墊目前官方價格為NT$590元,價格來說可以說是高貴不貴,想找一組擁有迅速反應功能強大的電競滑鼠與操作順手舒適的電競滑鼠墊,相信賽德斯SADES Scythe幻影狼鐮RGB巨集變頻電競滑鼠搭配Zap閃電電競滑鼠墊是個相當不錯的好組合。

[分享] 華擎ASRock Z370 Taichi-超強悍規格與紮實用料,太極就是給你最佳的CP值!!

$
0
0




超強悍規格與紮實用料,太極就是給你最佳的CP值!!
華擎ASRock太極系列相信玩家肯定是相當難忘,擁有強悍的規格與紮實的用料,在價格上更是漂亮,這次Z370平台同樣推出了太極系列產品,承襲了太極系列的傳統,CPU部分採用12相供電並搭配了超大電流的60A電感、Nichicon 12k 黑色電容與雙層堆疊 MOSFET,MOSFET有獨立大面積的散熱模組,記憶體供電採用高效合金電感,提供更穩定的供電品質,外接傳輸介面採用了目前相當夯且傳輸速率相當高的USB3.1 Gen2 Type-A與Type-C,音效部分採用天籟美聲技術並進步到四代,採用Realtek ALC 1220音效晶片搭配Nichicon Fine Gold系列音效專用電容,前面板音效輸出搭配TI NE5532高級耳機擴大器,並支援600ohm耳機,在音效品質上提供更佳的輸出品質,記憶體部分支援DDR4,並可超頻至DDR4-4333MHz以上,M.2介面部分這次導入三組Ultra M.2提供了高達32Gb/s,Ultra M.2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並支援Intel Optane技術,PCIe x16插槽導入金屬遮蓋,降低雜訊,提高效能與訊號品質,網路部分除了採用雙Intel網路卡外,還內建了Intel 802.11ac Wi-Fi網路卡,並支援藍牙BT 4.2,網路部分提供相當不錯的網路穩定度與速度,Z370 Taichi還有RGB LED控制,可透過工具軟體做燈光調整,還可搭配支援RGB LED的產品同步控制,功能相當齊全與強悍,現在就來看看超強悍規格與紮實用料的華擎ASRock Z370 Taichi。

包裝與配件
▼彩盒設計採用太極圖騰,並印有產品型號與特色

▼華擎ASRock Logo

▼產品型號:Z370 Taichi

▼HDMI認證Logo、支援AMD CrossFire與NVIDIA SLI、支援RGB LED控制、採用Intel Z370晶片組、支援第八代Intel Core系列處理器與Intel Optane技術

▼包裝背面標示產品特色與規格

▼內建802.11ac 2T2R網路卡與雙Intel網路卡

▼CPU供電採用12相數位供電、三組PCIe x16插槽金屬遮蓋、支援前面板USB 3.1 Type-C接頭

▼支援Intel Optane技術、採用外部BCLK晶片提高超頻能力與穩定度、音效採用天籟美聲四代,提供相當不錯的音效品質

▼採用ASMedia ASM3142 USB 3.1 Gen2晶片,提供穩定且快速的傳輸速率、支援RGB LED控制

▼支援三組Ultra M.2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

▼I/O標示

▼Z370 Taichi產品規格

▼包裝側面為產品型號


▼配件:主機板說明書、軟體說明書、太極主機板明信片、ASRock貼紙、驅動光碟、SATA 6Gb/s傳輸線*4、SLI HB橋接器、I/O擋板、M.2固定螺絲*3與WiFi天線*2



用料與規格介紹

▼主機板正反面一覽,採用黑色PCB與灰色做搭配,還印有太極圖案,連PCH散熱片也有一整體的圖案搭配,整體質感相當不錯,I/O上方有一塊灰色飾板


▼I/O部分:CLEAR CMOS、PS/2、WiFi天線接頭、USB 3.0 *4、DP、HDMI、RJ-45*2、7.1聲道音訊輸出、USB3.1 Type-A與USB3.1 Type-C

▼CPU腳座,支援LGA1151處理器


▼CPU供電部分採用10相供電,搭配IR 35201 PWM控制器,搭配雙層堆疊 MOSFET 87350D並有獨立散熱片做散熱,背面有IR 3598 MOSFET DRIVER,CPU VCore供電為8 Pin,電容部分採用Nichcon 12K黑電容





▼記憶體擴充槽為4條

▼記憶體電源用料

▼網路晶片:Intel WGI219V與WGI211AT


▼ASMedia ASM1543 USB3.1 Type-C偵測晶片


▼音效採用天籟美聲四代並搭配Nichicon電容,音效晶片採用ALC1220,輸出端搭配發燒級TI N5532 OPA放大器




▼IDT 6V41642B外部BCLK產生器晶片

▼nuvoTon NCT6791D Super IO晶片

▼ASMedia ASM3142 PCIe轉USB3.1晶片


▼ASMedia ASM1061 SATA 6Gb/s晶片

▼ASMedia ASM1074 USB3.0 Hub晶片

▼ASMedia ASM1480 PCIe 3.0切換器




▼ASMedia ASM1184e PCIe封包切換器

▼三組Ultra M.2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



▼BIOS部分有雙BIOS設計,旁邊還有Debug LED指示燈號


▼前置Audio插Pin

▼RGB LED控制插Pin

▼TPM模組插Pin

▼六組前置USB 2.0插Pin

▼前置面板插Pin

▼四組前置USB 3.0插Pin與前面板USB 3.1 Type-C接頭


▼SATA部分為八組SATA 6Gb/s

▼PCIe擴充槽一覽

▼主機板為20+4 Pin電源供電

▼Z370 PCH散熱片

▼Z370 PCH

▼Z370 PCH邊緣有多顆發光LED


BIOS設定簡單介紹
▼BIOS預設為Easy模式可看到整個主機板狀態總覽


▼第一面為基本系統狀態顯示,CPU型號、工作時脈,記憶體工作時脈與容量


▼超頻調校頁面可設定所有超頻選項功能,並有官方所調整的超頻設定值可以使用


▼官方所調整的超頻設定值有4.5GHz、4.6GHz、4.7GHz、4.8GHz與5.0GHz可選擇


▼CPU超頻選項一覽



▼記憶體超頻選項一覽






▼可以直接查看記憶體內SPD資訊


▼電壓調整選項一覽



▼進階頁面可設定個裝置詳細設定選項


▼CPU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晶片組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SATA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Thunderbolt設定選項一覽


▼Super IO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ACPI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USB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安全性設定選項一覽


▼工具頁面可查看系統總覽、RAID設定、RAID驅動安裝、Boot設定、BIOS線上更新…等,還可直接設定RGB LED功能


▼RGB LED功能設定,基本上與作業系統內的軟體介面相同


▼開機功能表一覽


▼硬體監測部分可看到CPU溫度、風扇轉速與各電源電壓狀態,並可設定風扇模式




▼安全部分可設定開機密碼與其他安全性設定


▼Boot部分可以設定開機順序與其他開機選項



▼最後一部分為設定儲存與離開..等選項


效能測試(預設)

測試平台:
CPU:Intel i7-8700K
Cooler: NZXT. Kraken™ X61
MB: ASRock Z370 Taichi
RAM: GeIL DRAGON RAM DDR4-4000 16GB kit (8G*2)
Storage: Samsung MZHPV256HDGL M.2 2280 PCIe 256GB
PSU: Steventeam 500W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驗明正身

▼CPU-Z Bench

▼AIDA64 Read:56505MB/s Write:59625MB/s Copy:51507MB/s

▼Super PI 1M:7.954s

▼CPU Mark:828

▼Fritz Chess Benchmark

▼wPrime:32M-4.672sec 1024M-118.403sec

▼WinRAR:20957KB/s

▼2345好壓

▼7Zip

▼x264 FHD Benchmark :43.3

▼x265 FHD Benchmark :32.0

▼HWBOT x265 FHD Benchmark :49.04

▼HWBOT x265 4K Benchmark :12.19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5

▼Performance Test CPU

▼Performance Test Memory


效能測試(超頻)

CPU:Intel i7-8700K @ 5.1GHz
Cooler: NZXT. Kraken™ X61
MB: ASRock Z370 Taichi
RAM: GeIL DRAGON RAM DDR4-4000 16GB kit (8G*2) CL16-17-17-28
Storage: Samsung MZHPV256HDGL M.2 2280 PCIe 256GB
PSU: Steventeam 500W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驗明正身

▼CPU-Z Bench

▼AIDA64 Read:56505MB/s Write:59625MB/s Copy:51507MB/s

▼Super PI 1M:7.954s

▼CPU Mark:828

▼Fritz Chess Benchmark

▼wPrime:32M-4.672sec 1024M-118.403sec

▼WinRAR:20957KB/s

▼2345好壓

▼7Zip

▼x264 FHD Benchmark :43.3

▼x265 FHD Benchmark :32.0

▼HWBOT x265 FHD Benchmark :49.04

▼HWBOT x265 4K Benchmark :12.19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5

▼Performance Test CPU

▼Performance Test Memory

▼效能比較總表


RGB LED Tool簡單介紹

▼主機板發光處

▼透過專用軟體可分別修改發光顏色、亮燈模式與亮燈速度

▼除了可以一次同步修改外,還可以分別針對不同地方做不同的調整

▼亮燈模式共有七種可選擇,下方還有亮燈速度可調整


SATA與PCIe SSD效能測試

▼搭配WD BLUE PC SSD 1TB效能表現還不錯,AS SSD Benchmark有接近1200分的實力!!



▼搭配SAMSUNG SM951 256GB效能表現同樣出色,AS SSD Benchmark已快接近1900分!!


總結:
這次介紹的華擎ASRock Z370 Taichi表現依然出色,不僅保有太極系列的紮實用料,且擁有強悍的超頻性能與穩定度,用料方面採用華擎超合金用料,讓產品整體效能與壽命大幅度提升,讓使用者使用起來更加安心與放心,音效部分採用天籟美聲四代採用Realtek ALC1220音效晶片搭配Nichicon Fine Gold系列音效專用電容,前面板音效輸出搭配TI NE5532高級耳機擴大器,並支援600ohm耳機,讓音質表現相當出色,降低了許多雜音,讓整體音效更加逼真與震撼力十足;擴充性部分提供了三組Ultra M.2可安裝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 SSD,SATA接頭提供了八組,PCIe x16提供三組擴充槽,且都導入金屬遮蓋,提降低雜訊,提高效能與訊號品質;效能表現方面搭配i7-8700K預設表現相當不錯,超頻部分Z370 Taichi提供相當不錯的超頻性與穩定度,i7-8700K可超頻至5.1GHz,記憶體部分則是縮時序方式做超頻,記憶體表現相當亮眼讀取與寫入超過60000MB/s,成績相當亮眼成績,BIOS調整部分,ASRock Z370 Taichi的BIOS設定相當容易上手與淺顯易懂,如果是超頻新手,BIOS選項內有原廠所調整出來的CPU超頻設定值,讓玩家可以輕鬆對CPU做超頻,一點壓力都沒有,這次超頻後各種測試軟體中都有2~19%的效能提升,效果相當顯著;RGB LED控制已經變成許多主機板的標配,當然Z370 Taichi也是如此,主機板部分有PCH區發光,還提供一組燈條擴充,可透過軟體調整發光模式與顏色,還可以與主機板發光同步,整體來說功能相當齊全;保固部分原廠提供四年保固(第一年免費換新服務),並且有免費到府收送服務,讓玩家有更好與更長時間的保固方案,使用起來也更加安心與放心,目前全省有3間快速服務中心,並與原價屋合作全省8間快換服務中心(一年換新);想找一款用料紮實且提供不錯的超頻效能與穩定性的主機板,相信華擎ASRock Z370 Taichi是不錯的好選擇。

[分享] 先馬SAMA羅馬戰士-大透測、質感佳、價格親民

$
0
0



先馬SAMA羅馬戰士
先馬SAMA產品相信是許多使用者的最愛,機殼產品都相當有CP值,這次要介紹前陣子推出的『羅馬戰士』,前面板採用髮絲紋路設計,相當有質感,側面採用透明壓克力設計,提供相當不錯的視覺效果,讓內部的酷炫硬體可以一覽無遺;內部結構部分空間運用相當不錯,散熱部分預留相當多升級空間,頂部可安裝三顆120mm或兩顆140mm風扇也可安裝120/240/280/360mm水冷排(60mm厚度),前方可安裝三顆120mm風扇,水冷排則可安裝120/240/360mm(72mm厚度),前面板已內建兩顆120mm風扇,後方則內建一顆靜音藍光風扇,整體可提供相當不錯的散熱效果;I/O部分包括兩組USB3.0、兩組USB2.0、HD音頻輸入/輸出插孔、Reset開關與電源開關;硬碟裝置部分可升級空間相當足夠,可安裝六顆2.5吋裝置(其中兩組可安裝3.5吋裝置);內部空間最大可安裝ATX主機板,顯示卡可支援423mm顯示卡,CPU散熱器可支援最高163mm,整體規格相當不錯,現在就來看看先馬SAMA羅馬戰士。

本體與配件
▼外箱標示羅馬戰士與帝國戰士外觀輪廓(兩款機殼外箱共用)


▼SAMA Logo

▼產品特色

▼另一側標示機殼內部結構特色


▼側面標示產品序號與基本規格




▼配件:產品說明書、各種固定螺絲、一次性使用束線帶與電源供應器飾蓋


▼羅馬戰士本體一覽,前面板採用髮絲紋路設計,相當有質感,底下有SAMA Logo與發光燈條



▼前面板為開拆卸式設計,前方可安裝三顆120mm,水冷排則可安裝120/240/360mm,已內建兩顆120mm風扇


▼上蓋部分設計採用大面積網孔設計,提供相當不錯的散熱效果,I/O部分在最前方,上蓋有磁吸式可拆卸濾網設計,方便使用者清理


▼I/O部分有兩組USB3.0、兩組USB2.0、HD音頻輸入/輸出插孔、電源按鈕與Reset按鈕

▼上蓋可安裝三顆120mm或兩顆140mm風扇也可安裝120/240/280/360mm水冷排(60mm厚度)

▼側板一側為透明壓克力設計,讓內部會發光與好料硬體可以一覽無遺,壓克力採用手轉螺絲固定,拆除相當方便


▼後方一覽

▼後方可安裝一顆12公分,可上下微調高度

▼介面卡擋板為可重複使用設計

▼電源供應器採用下置式設計,安裝時先將電源供應器推入機殼後再安裝面板,安裝方式較為容易與簡單

▼底部一覽

▼電源供應器風扇進風口有可拆濾網設計,方便使用者清理

▼腳座採用厚高型設計


內部結構與實際組裝
▼內部空間與配置一覽,主機板下方與右方有開孔設計,方便電源線走線,主機板背面可安裝兩顆2.5吋裝置,空間運用相當不錯


▼主機板最大可支援ATX,並開有免拆主機板更換處理器背板設計


▼頂部可安裝三顆120mm或兩顆140mm風扇也可安裝120/240/280/360mm水冷排(60mm厚度)

▼後方內建一顆靜音藍光風扇

▼介面卡擋板為可重複使用設計

▼主機板右側可安裝兩顆2.5吋裝置

▼電源供應器安裝空間一覽

▼背面主機板固定機構後方可安裝兩顆2.5吋裝置



▼兩顆3.5吋支架,硬碟盤為滑軌設計,固定方式為免螺絲設計,有預留螺絲孔位,使用者也可安裝2.5吋裝置


▼硬碟安裝後一覽


▼實際裝機圖,這次安裝硬碟採用3.5吋硬碟與2.5吋SSD,主機板部分為標準ATX規格,顯示卡採用GTX980,內部空間相當充裕,背面電源供應器前方可以將用不到的線材整理好放在裡面,相當方便,整體整線空間相當充裕,可利用配件中的束線帶整理線材,讓內部線材整理得更加簡潔


▼顯卡後方空間相當充裕,有強悍與酷炫的硬體也要有一款好配置的機殼來搭配!!

▼開電後電源燈與下方燈條


▼後方藍光風扇


總結:
先馬SAMA羅馬戰士在外觀上相當有質感,且搭配了透明壓克力側板,讓整體機殼可以展現內部酷炫硬體,內部結構設計空間運用相當不錯,硬體升級空間與相容性表現相當優異,主機板背面還可安裝兩顆2.5吋裝置,真的是將空間發揮到淋漓盡致,整體整線空間相當足夠,散熱部分擴充性也相當充足,且原廠前方已內建兩顆12公分風扇與後方藍光12公分風扇,使用者可在安裝其他風扇達到更優異的對流表現,風扇部分可以做出相當多變化,且可同時支援280與360mm水冷排,可以達成相當不錯的散熱表現;整體硬體擴充性來說足以應付大部分的使用者與玩家,升級空間相當不錯,價格部分原X屋價格為NT$1390元,價格相當親民,想找一款價格親民且擁有透明側板可展現酷炫硬體的機殼,相信先馬SAMA羅馬戰士是個非常不錯的好選擇。

[分享] 華擎ASRock Z370 Extreme 4-價格、用料與規格最佳平衡點!!

$
0
0




價格、用料與規格最佳平衡點!!
華擎ASRock Extreme系列不論在用料、規格還是價格上都相當有競爭力,提供不錯的CP值,這次Z370平台也有推出相對應產品,用料部分CPU採用12相供電並搭配了超大電流的60A電感、Nichicon 12k 黑色電容與雙層堆疊 MOSFET,MOSFET有獨立大面積的散熱模組,記憶體供電採用高效合金電感,提供更穩定的供電品質,外接傳輸介面採用了目前相當夯且傳輸速率相當高的USB3.1 Gen2 Type-A與Type-C,音效部分採用天籟美聲技術四代,採用Realtek ALC 1220音效晶片搭配Nichicon Fine Gold系列音效專用電容,前面板音效輸出搭配TI NE5532高級耳機擴大器,並支援600ohm耳機,在音效品質上提供更佳的輸出品質,記憶體部分支援DDR4,並可超頻至DDR4-4333MHz以上,M.2介面部分導入兩組Ultra M.2提供了高達32Gb/s,Ultra M.2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並支援Intel Optane技術,PCIe x16插槽導入金屬遮蓋,降低雜訊,提高效能與訊號品質,網路部分採用Intel網路卡,並預留了Wi-Fi網路卡升級空間,提供相當不錯的網路穩定度與速度,RGB LED控制也幾乎是現在主機板的標準配備,可透過工具軟體做燈光調整,還可搭配支援RGB LED的產品同步控制,功能相當齊全與強悍,現在就來看看價格、用料與規格最佳平衡點的華擎ASRock Z370 Extreme 4。

包裝與配件
▼彩盒標示產品型號與特色

▼華擎ASRock Logo

▼產品型號:Z370 Extreme 4,並標示HDMI認證Logo、支援AMD CrossFire與NVIDIA SLI、支援RGB LED控制、採用Intel Z370晶片組、支援第八代Intel Core系列處理器與Intel Optane技術

▼包裝背面標示產品特色與規格

▼採用ASRock 超合金:60A 高效電感、記憶體供電高效合金電感、雙層堆疊 MOSFET、組合式電容與Nichicon 12k 黑色電容;CPU供電採用12相數位供電、支援兩組Ultra M.2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支援前面板USB 3.1 Type-C接頭

▼支援RGB LED控制、兩組PCIe x16插槽金屬遮蓋、音效採用天籟美聲四代、提供M.2(Key E)Wi-Fi升級空間

▼I/O標示與產品規格

▼包裝側面為產品型號

▼配件:主機板說明書、軟體說明書、太極主機板明信片、ASRock貼紙、驅動光碟、SATA 6Gb/s傳輸線*4、SLI HB橋接器、I/O擋板與M.2固定螺絲*3



用料與規格介紹

▼主機板正反面一覽,採用黑色PCB與灰色做搭配,圖案連PCH散熱片也有一整體的搭配,整體質感相當不錯,I/O上方有一塊灰色飾板



▼I/O灰色飾板有RGB發光,發光區域為天籟美聲四代字樣與Intel Logo下方

▼I/O部分:PS/2、USB 3.0 *4、VGA、DVI、HDMI、RJ-45*2、7.1聲道音訊輸出、USB3.1 Type-A與USB3.1 Type-C

▼CPU腳座,支援LGA1151處理器

▼CPU供電部分採用12相供電,搭配Intersil ISL69138PWM控制器,搭配雙層堆疊 MOSFET FDPC5030SG並有獨立散熱片做散熱,背面有MOSFET DRIVER,CPU VCore供電為8 Pin,電容部分採用Nichcon 12K黑電容








▼記憶體擴充槽為4條

▼記憶體電源用料

▼M.2(Key E)Wi-Fi升級空間

▼DP轉VGA晶片:Realtek RTD2168

▼ASMedia ASM1442K HDMI Level Shift晶片

▼網路晶片:Intel WGI219V

▼音效採用天籟美聲四代並搭配Nichicon電容,音效晶片採用ALC1220,輸出端搭配發燒級TI N5532 OPA放大器




▼ASMedia ASM1543 USB3.1 Type-C偵測晶片


▼nuvoTon NCT6791D Super IO晶片

▼ASMedia ASM3142 PCIe轉USB3.1晶片

▼ASMedia ASM1061 SATA 6Gb/s晶片

▼ASMedia ASM1074 USB3.0 Hub晶片

▼ASMedia ASM1480 PCIe 3.0切換器




▼兩組Ultra M.2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


▼BIOS部分有雙BIOS設計

▼前置Audio插Pin

▼RGB LED控制插Pin

▼TPM模組插Pin

▼六組前置USB 2.0插Pin

▼Com Port插Pin

▼前置面板插Pin

▼四組前置USB 3.0插Pin與前面板USB 3.1 Type-C接頭

▼SATA部分為八組SATA 6Gb/s

▼PCIe擴充槽一覽

▼主機板為20+4 Pin電源供電

▼Z370 PCH散熱片

▼Z370 PCH

▼Z370 PCH邊緣有多顆發光LED


BIOS設定簡單介紹
▼BIOS預設為Easy模式可看到整個主機板狀態總覽


▼第一面為基本系統狀態顯示,CPU型號、工作時脈,記憶體工作時脈與容量


▼超頻調校頁面可設定所有超頻選項功能,並有官方所調整的超頻設定值可以使用


▼官方所調整的超頻設定值有4.5GHz、4.6GHz、4.7GHz、4.8GHz與5.0GHz可選擇


▼CPU超頻選項一覽



▼記憶體超頻選項一覽






▼可以直接查看記憶體內SPD資訊


▼電壓調整選項一覽



▼進階頁面可設定個裝置詳細設定選項


▼CPU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晶片組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SATA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Thunderbolt設定選項一覽


▼Super IO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ACPI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USB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安全性設定選項一覽


▼網路卡狀態選項一覽


▼工具頁面可查看系統總覽、RAID設定、RAID驅動安裝、Boot設定、BIOS線上更新…等,還可直接設定RGB LED功能


▼RGB LED功能設定,基本上與作業系統內的軟體介面相同


▼開機功能表一覽


▼硬體監測部分可看到CPU溫度、風扇轉速與各電源電壓狀態,並可設定風扇模式




▼安全部分可設定開機密碼與其他安全性設定


▼Boot部分可以設定開機順序與其他開機選項


▼最後一部分為設定儲存與離開..等選項


效能測試(預設)

測試平台:
CPU:Intel i7-8700K
Cooler: NZXT. Kraken™ X61
MB: ASRock Z370 Extreme 4
RAM: GeIL DRAGON RAM DDR4-4000 16GB kit (8G*2)
Storage: Samsung MZHPV256HDGL M.2 2280 PCIe 256GB
PSU: Steventeam 500W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驗明正身

▼CPU-Z Bench

▼AIDA64 Read:56505MB/s Write:59625MB/s Copy:51507MB/s

▼Super PI 1M:7.954s

▼CPU Mark:828

▼Fritz Chess Benchmark

▼wPrime:32M-4.672sec 1024M-118.403sec

▼WinRAR:20957KB/s

▼2345好壓

▼7Zip

▼x264 FHD Benchmark :43.3

▼x265 FHD Benchmark :32.0

▼HWBOT x265 FHD Benchmark :49.04

▼HWBOT x265 4K Benchmark :12.19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5

▼Performance Test CPU

▼Performance Test Memory


效能測試(超頻)

CPU:Intel i7-8700K @ 5.1GHz
Cooler: NZXT. Kraken™ X61
MB: ASRock Z370 Extreme 4
RAM: GeIL DRAGON RAM DDR4-4000 16GB kit (8G*2) CL16-17-17-28
Storage: Samsung MZHPV256HDGL M.2 2280 PCIe 256GB
PSU: Steventeam 500W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驗明正身

▼CPU-Z Bench

▼AIDA64 Read:56505MB/s Write:59625MB/s Copy:51507MB/s

▼Super PI 1M:7.954s

▼CPU Mark:828

▼Fritz Chess Benchmark

▼wPrime:32M-4.672sec 1024M-118.403sec

▼WinRAR:20957KB/s

▼2345好壓

▼7Zip

▼x264 FHD Benchmark :43.3

▼x265 FHD Benchmark :32.0

▼HWBOT x265 FHD Benchmark :49.04

▼HWBOT x265 4K Benchmark :12.19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5

▼Performance Test CPU

▼Performance Test Memory

▼效能比較總表


RGB LED Tool簡單介紹

▼主機板發光處



▼透過專用軟體可分別修改發光顏色、亮燈模式與亮燈速度

▼除了可以一次同步修改外,還可以分別針對不同地方做不同的調整

▼亮燈模式共有七種可選擇,下方還有亮燈速度可調整


SATA與PCIe SSD效能測試

▼搭配WD BLUE PC SSD 1TB效能表現還不錯,AS SSD Benchmark有接近1200分的實力!!



▼搭配SAMSUNG SM951 256GB效能表現同樣出色,AS SSD Benchmark已快接近1850分!!


總結:
華擎ASRock Z370 Extreme 4表現相當不錯,,不僅用料實在且超頻穩定度表現優異,用料方面採用華擎超合金用料,讓整體效能與壽命大大提升,增加了不少CP值,音效部分採用天籟美聲四代並搭配Nichicon電容,讓聲音效果大大提升,降低了許多雜音,讓整體音效更加逼真與震撼;在擴充部分提供了兩組Ultra M.2可安裝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 SSD,SATA接頭部分也相當足夠提供了八組,PCIe x16提供三組擴充槽,前兩組導入金屬遮蓋,提降低雜訊,提高效能與訊號品質;效能表現方面搭配i7-8700K預設表現相當不錯,超頻部分相當給力,提供相當不錯的超頻性與穩定度,i7-8700K可超頻至5.1GHz,記憶體部分則是縮時序方式做超頻,記憶體表現相當亮眼讀取與寫入超過60000MB/s,成績相當亮眼成績,BIOS調整部分設定相當容易上手與淺顯易懂,如果是超頻新手,BIOS選項內有原廠所調整出來的CPU超頻參數,讓玩家可以一鍵超頻,一點壓力也沒有,這次超頻後各種測試軟體中都有3~23%的效能提升,效果相當顯著;RGB LED控制已成為主機板標配,Z370 Extreme 4也是如此,主機板部分有I/O護蓋區、因校區與PCH區發光,還提供一組燈條擴充,可透過軟體調整發光模式與顏色,還可以與主機板發光同步,整體來說功能相當齊全;保固部分原廠提供四年保固(第一年免費換新服務),並且有免費到府收送服務,讓玩家有更好與更長時間的保固方案,使用起來也更加安心與放心,目前全省有3間快速服務中心,並與原價屋合作全省8間快換服務中心(一年換新);想找一款用料與規格不錯且價格又漂亮的Z370主機板,相信華擎ASRock Z370 Extreme 4是不錯的口袋名單。

[分享] 曜越Tt eSPORTS復仇者NEMESIS RGB光學電競滑鼠-酷炫RGB搭配12顆可自定義功能鍵

$
0
0




曜越Tt eSPORTS復仇者NEMESIS RGB電競滑鼠
人家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然打遊戲也不例外,有神一般的技巧,但也要有好的設備來搭配才能發揮好技巧,近年來電競市場崛起,電競產品相當多,在挑選上產品上要花一點時間與多作功課,玩家一定要找到真正順手的滑鼠才能發揮看家本領,這次要介紹由曜越Tt eSPORTS推出的『復仇者NEMESIS』RGB光學電競滑鼠,復仇者NEMESIS採用獨創專利滾輪按鈕切換系統,專為FPS/RTS/MOBA/MMO等遊戲玩家打造,提供最高12顆可切換巨集按鍵,讓玩家能夠根據自身操作方式和手型進行調整,光學引擎採用PixArt PMW3360,靈敏度最高提供12000DPI,並可透過DPI按鈕做四段切換,每一段數值可透過軟體讓使用者自行設定,回報率最高提供2000Hz,提供六段可調整,微動開關採用OMRON歐姆龍,提供玩家5000萬次優異使用壽命,背光部分透過軟體調整1680萬色RGB背光與燈光效果,提供最酷炫的視覺饗宴,玩家可搭配原廠軟體提供最直覺與親民的操作介面,除了滑鼠的基本設定與背光調整外,更提供了巨集設定與12顆按鍵自定義功能,讓玩家擁有更高的自由度,提供玩家最佳的操作手感與即時火力支援,馬上就來看這款酷炫又功能強大的曜越Tt eSPORTS復仇者NEMESIS RGB光學電競滑鼠。

曜越Tt eSPORTS復仇者NEMESIS RGB光學電競滑鼠外觀與配件

▼外包裝標示產品型號、特色與外觀


▼包裝背面展示RGB燈光與特色


▼正面翻開可看到滑鼠本體與獨創專利滾輪按鈕切換系統介紹



▼復仇者NEMESIS RGB光學電競滑鼠一覽,本體下方有Tt ePSORTS鬥龍Logo,外型為不對稱式設計,表面採用消光處理,質感相當不錯


▼線材部分採用編織網線設計,可提高產品的耐用性與壽命,USB接頭部分採用鍍金設計,可提高資料傳輸品質,線材上有魔鬼氈設計,方便使用者整理線材



▼主要發光區塊包含滾輪區、側鍵區與Logo區,滾輪後方預設為Profile切換按鈕,發光部分也可透過軟體做RGB色彩自定義



▼前方一覽,採用不對稱式設計,並符合人體工學,使用起來手感與舒適度都相當不錯


▼左側內凹設計符合人體工學,下方有手托設計,提供最多12顆側鍵可供使用者選擇,功能部分可透過軟體做功能修改




▼右側內凹設計同樣符合人體工學,內凹部分採用止滑設計,提供玩家穩定舒適的操作




▼底部一覽,鼠腳採用三片式配置,感應器位於滑鼠右方,並有產品型號資訊貼紙


▼後方塑膠卡溝為側鍵旋轉系統控制,拉開後可針對側鍵作旋轉設定




復仇者NEMESIS RGB光學電競滑鼠工具軟體介紹

▼進入軟體後可看到設定按鍵功能,共有12顆可分別設定功能,左方有五組Profile可供使用者設定,可再自行新增(不過無法加入Profile循環),Profile可匯入匯出,方便使用者做備份與設定導入




▼按鍵功能設定一覽,有巨集、單按鍵功能、靈敏度調整與開啟軟體


▼巨集部分可選擇設定之巨集與重覆方式


▼單一按鍵功能可設定滑鼠、鍵盤與多媒體功能





▼靈敏度相關設定部分可設定為調高/降低DPI、即時切換/調整DPI與DPI循環


▼也可設定為開啟軟體功能


▼RGB背光部分提供八種模式可選擇,使用者可針對不同模式作發光部位、速度、亮度與顏色設定,呈現自我風格


▼效能部分可設定四組DPI數值、回報率、按鍵反應時間與直線修正


▼校正部分可手動校正與搭配Tt eSPORTS滑鼠墊校正



▼巨集部分可設定多組巨集,並可針對巨集作詳細設定


背光模式展示

▼發光部分為滾輪區、側鍵區與Logo區




▼PLUSE模式

▼SPECTRUM CYCLING模式

▼SNAKE MARQUEE模式

▼WAVE模式
▼BLINK模式

總結
曜越Tt eSPORTS復仇者NEMESIS RGB光學電競滑鼠採用PixArt PMW3360光學引擎,靈敏度最高提供12000DPI,並可透過DPI按鈕做四段切換,DPI數值可透過工具軟體調整,讓使用者可依照不同使用環境做調整,回報率部分最高提供2000Hz,透過工具軟體提供六段可調整,提供相當不錯的使用反應與滑鼠精準度,可以讓使用者在各種不同的使用環境調整至適合的DPI數值與回報率,打起遊戲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外型部分為不對稱式設計,整體握感上相當不錯與舒適,左側採用獨創專利滾輪按鈕切換系統,共提供12顆按鍵讓使用者做旋轉切換,可針對不同遊戲與習慣調整,很適合需要多種功能的MMO、RPG類型遊戲玩家,讓玩家可以殺敵無數,握感部分相當穩固,整體外型為中尺寸,很適合大部分的玩家使用;在背光部分提供了滾輪區、側鍵區與Logo區,並且可透過工具軟體調整顏色與背光模式,背光模式部分提供八種模式,並可調整更換顏色、速度、亮度…等相關設定,可依照自我風格調整出最適合的視覺效果,透過工具軟體還可設定12顆按鍵功能與巨集功能,整體功能相當齊全;目前曜越Tt eSPORTS復仇者NEMESIS RGB光學電競滑鼠網路通路價格為NT$1590元,價格來說可以說是高貴不貴,想找一款擁有酷炫RGB視覺效果且擁有12顆可自定義按鈕的電競滑鼠,相信曜越Tt eSPORTS復仇者NEMESIS RGB光學電競滑鼠是個不錯的口袋名單。

[分享] TOTOLINK A800R AC1200超世代無線路由器搭配A650UA雙頻無線USB網卡 MU-MIMO技術多人連線不再卡頓!!

$
0
0




MU-MIMO技術多人連線不再卡頓!!
目前802.11ac規格幾乎是每一台無線路由器的標準規格,這次要介紹由TOTOLINK所推出價格親民的『A800R』AC1200超世代無線路由器與『A650UA』雙頻無線USB網卡,A800R WiFi部分規格為802.11ac,傳輸速率最高提供1200Mbps,天線部分採用四支5dBi全向性天線,提供不錯的訊號品質與穿牆能力,支援MU-MIMO多用戶同時收發技術,讓多人同時連線不再卡頓,有線網路部分提供四組LAN有線網路(LAN1為MOD專用埠)與一組WAN,其他功能部分提供無線中繼、無線橋接、上網時間管理、QoS頻寬管理…等功能;A650UA採用新一代11AC Wave 2無線標準,運用256QAM調變技術,2.4GHz速度提升33%達200Mbps,搭配5GHz 433Mbps,雙頻無線速度高達650Mbps,支援 MU-MIMO多用戶收發技術立即抓訊,天線採用5dBi全向性大天線,提供優異的收訊品質,免光碟驅動安裝設計,操作簡單;馬上就來看看TOTOLINK A800R AC1200超世代無線路由器搭配A650UA雙頻無線USB網卡帶來的好表現啦。

TOTOLINK A800R AC1200超世代無線路由器包裝與本體

▼外包裝標示產品型號與特色,原廠提供三年保固一年故障換新服務


▼TOTOLINK Logo


▼提供三年保固一年故障換新服務


▼AC1200超世代無線路由器


▼產品特色:
❶支援MU-MIMO多用戶同時收發技術
❷802.11ac極速同步雙頻,無線速度達1200Mbp
❸內建1組MOD專用埠,佈線簡單免設定
❹超強4支5dBi全向性雙頻天線,全方位覆蓋


▼產品型號為A800R


▼背面標示產品特色與I/O






▼側面標示產品規格與特色功能



▼另一側標示熱銷產品



▼上下兩側標示TOTOLINK Logo、包裝內容物與公司資訊



▼配件部分:快速安裝手冊、變壓器與網路線,變壓器規格為9V/0.8A



▼TOTOLINK A800R本體一覽,本體採用黑色設計,四支天線可依照使用者使用需求做角度調整



▼前方有狀態指示燈號


▼TOTOLINK Logo


▼前方造型


▼左側有散熱開口與Reset/WPS共用按鈕


▼左側同樣有散熱開口


▼後方I/O部分,分別為WAN、LAN與電源輸入


▼底部設有防滑膠墊與壁掛孔,並有大面積散熱孔,還貼有產品型號、設定IP、帳號密碼…等相關資訊



A650UA雙頻無線USB網卡包裝與本體

▼外包裝標示產品型號與特色,原廠提供三年保固一年故障換新服務


▼TOTOLINK Logo


▼提供三年保固一年故障換新服務


▼650Mbps AC650雙頻無線USB網卡,產品特色:
❶802.11AC 雙頻無線速度高達650Mbps (433Mbps+200 Mbps)
❷支援 MU-MIMO 多用戶同時收發  
❸ Windows 全自動安裝驅動,免光碟,操作簡單


▼產品型號為A650UA


▼背面標示產品特色與產品資訊




▼側面標示產品型號


▼上方為TOTOLINK Logo


▼配件部分:快速安裝手冊


▼TOTOLINK A650UA本體一覽,本體採用黑色設計,天線採用5dBi全向性大天線,提供優異的收訊品質


▼A650UA採用類卡夢設計,質感相當不錯



▼傳輸介面採用USB2.0


▼天線部分可依照使用環境與需求做調整





TOTOLINK A800R基本設定介紹

▼輸入192.168.0.1即可進入設定畫面


▼登入後有快速設定,可選取DHCP、固定IP與PPPoE設定網際網路




接下來進入到進階設定部分
▼系統狀態:可看到目前路由器內的有線網路與無線網路的狀態(包含2.4GHz/5GHz),還有系統運作資訊可查看


▼系統模式:可選擇運作模式,有路由器模式、無線延伸、橋接模式與WISP模式可選擇


▼網路設定-網路連線(WAN)設定:設定WAN連線方式,可選擇DHCP、PPPoE與固定IP




▼網路設定-區域網路(LAN)設定:可設定區域網路與DHPC IP範圍


▼網路設定-DHCP配發內部固定IP:可設定某些裝置為固定IP


▼網路設定-IPTV設定:可開啟IPTV功能


▼IPv6-IPv6狀態:可查看IPv6網路狀態


▼IPv6-IPv6設定:做IPv6網路設定,可選擇DHCP、PPPoE與固定IP




▼5G無線設定-無線狀態:可查看目前5GHz無線網路狀態


▼5G無線設定-基本設定:可設定5GHz無線網路SSID、加密方式、密碼與連線用戶限制


▼5G無線設定-多組無線網路設定:可開啟額外兩組5GHz無線網路SSID,可區隔不同網域


▼5G無線設定- MAC位置驗證:可設定5GHz無線網路MAC過濾機制

▼5G無線設定-WDS:可設定5GHz WiFi WDS功能


▼5G無線設定-WPS:可設定5GHz WiFi WPS功能


▼5G無線設定-進階設定:可設定5GHz訊號細項設定


▼2.4G無線設定-無線狀態:可查看目前2.4GHz無線網路狀態


▼2.4G無線設定-基本設定:可設定2.4GHz無線網路SSID、加密方式、密碼與連線用戶限制


▼2.4G無線設定-多組無線網路設定:可開啟額外兩組2.4GHz無線網路SSID,可區隔不同網域


▼2.4G無線設定- MAC位置驗證:可設定2.4GHz無線網路MAC過濾機制

▼2.4G無線設定-WDS:可設定2.4GHz WiFi WDS功能


▼2.4G無線設定-WPS:可設定2.4GHz WiFi WPS功能


▼2.4G無線設定-進階設定:可設定2.4GHz訊號細項設定


▼QoS:可設定QoS是否開啟,並設定流量管制規則


▼防火牆-防火牆類型:可設定防火牆之白名單或黑名單


▼防火牆-IP/通訊埠過濾:可設定IP/通訊埠過濾名單


▼防火牆-MAC位置過濾:可設定MAC位置過濾名單


▼防火牆-URL過濾:可設定URL關鍵字過濾


▼防火牆-通訊埠轉發:可設定通訊埠轉發


▼防火牆-VPN通透(Passthrough):可設定VPN封包通過狀態


▼防火牆-DMZ:可設定DMZ相關參數


▼防火牆-時間規則設定:可設定防火牆的開啟時間


▼系統工具-管理者設定:可修改路由器登入密碼


▼系統工具-系統時間:可設定時間更新伺服器與時區


▼系統工具-DDNS:可設定DDNS參數


▼系統工具-遠端管理:可開啟遠端管理,方便管理者做監控與設定


▼系統工具-UPnP:可開啟UPnP功能


▼系統工具-韌體升級:可升級路由器內的韌體檔案


▼系統工具-備份/還原:可備份與還原路由器設定參數,也可還原為原廠預設值


▼系統工具-系統紀錄:可開啟系統紀錄功能,方面管理者管理


▼系統工具-定時重啟:可設定週期性機器重啟時間



▼系統工具-WIFI使用時間設定:可設定每天WIFI啟用時間


▼系統工具-網頁通告設定:可設定網頁通告


多組SSID

開啟多組SSID可將訪客與家中網域做分離,達到更好的網路安全性

▼2.4GHz與5GHz各提供三組SSID


TOTOLINK A650UA雙頻無線USB網卡安裝超簡單

▼裝上A650UA後會出現光碟機內含驅動程式


▼自動安裝驅動中


▼安裝完畢


訊號強度測試

一般來說路由器訊號強度與使用者連線距離有很大關係,這次測試就不測試5~6這種小兒科的測試了,基本上在這樣的環境訊號強度一定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這次測試11米距離與15米距離,11米部分穿過2面鋼筋水泥牆壁(牆壁厚度約13公分),15米部分穿過3面鋼筋水泥牆壁(牆壁厚度約13公分)

▼訊號強度測試網卡採用TOTOLINK A650UA雙頻無線USB網卡


▼11米測試結果 2.4GHz三組訊號強度均為100,完全沒有衰減!!5GHz三組平均訊號強度均落在96附近;5GHz訊號品質相當優異,擁有不錯的穿牆能力


▼15米測試結果 2.4GHz三組平均訊號強度均落在93~98之間,訊號品質依然相當出色;5GHz三組平均訊號強度均落在81~83之間;5GHz訊號品質雖然小有衰減,不過15米有這樣表現真的相當出色,擁有優異的穿牆能力


總結
TOTOLINK A800R AC1200超世代無線路由器表現相當不錯,在無線路由器方面功能相當強大,像是中繼、橋接、多組SSID、QoS..等功能樣樣不缺,設定介面相當人性化且設定方式相當簡單與淺顯易懂,不論是新手或是老手都可以在5分鐘內將網路設定完畢,A800R符合802.11ac標準,最高傳輸率為AC 1200 Mbps,並內建4支5dBi全向性天線,還支援了MU-MIMO多用戶同時收發技術,讓多人同時連線不再卡頓,規格還不錯,已可符合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

TOTOLINK A650UA雙頻無線USB網卡也是款不錯的產品,採用新一代11AC Wave 2無線標準並支援MU-MIMO技術,天線採用5dBi全向性大天線,提供不錯的收訊品質與速度,且為免光碟驅動安裝設計,安裝相當簡單與方便,與A800R AC1200超世代無線路由器訊號實測,表現相當優異,在距離11米時,2.4G部分無衰減,提供非常穩定的訊號品質,5G部分訊號也相當優異,平均達96強度,15米測試時,2.4G訊依然相當優異,可達93~98強度,5G部分則略有衰減,平均強度81~83,整體來說TOTOLINK A800R AC1200超世代無線路由器搭配A650UA雙頻無線USB網卡是個不錯的組合,原廠提供三年保固與一年換新服務,目前TOTOLINK A800R網路通路價格為NT$999元,A650UA網路通路價格為NT$499元,兩款價格皆相當親民,想找一款價格親民且擁有MU-MIMO技術的路由器與網路卡,相信TOTOLINK A800R AC1200超世代無線路由器與A650UA雙頻無線USB網卡是個不錯的好選擇。

[問題] 更新最新驅動問題

$
0
0

CPU:i5-2400
主機板:GA-H77-D3H
記憶體:AMD.DDR3.4G*2
電源:500W
以上使用五年有了吧
顯示卡:RX560.4G

顯示卡原本是HD6850因為2017年11月戰死了
所以購入了新的RX5604G
RX560.4G使用到現在也三個月看影片都很正常
玩遊戲.戰艦世界 全進封鎖 刺客3.4 看門狗1 絕地求生 LOL 都正常遊玩
但是最近這兩天顯卡好像出問題了02/24~02/26
1.進入W7以後約20秒以後畫面全白或全藍
2.開機畫面直接變成沒收訊很舊電視機那種整畫面
3.開機以後自動重新開機無限輪迴
原以為顯示卡壞掉要送修
我把RX560拿去我家裡另一台電腦裝上去以後可以正常使用
另一台電腦上面裝的1050TI拿到我這台裝可以正常使用
再換回來以後RX560裝上去又陷入了無限重開機輪迴
後來把AMD驅動全刪除了又可以正常使用
驅動後來是使用光碟片的.右可以爽爽玩
但是玩LOL他又跳出來DX錯誤要求顯示卡更新
我把AMD驅動更新了以後
電腦又出現了上面的1號問題重新開機直接跳到3號問題

[分享] 華擎ASRock Z370 KILLER SLI-殺手級價格、用料到位

$
0
0




殺手級價格、用料到位
華擎ASRock Extreme系列不論在用料、規格還是價格上都相當有競爭力,提供不錯的CP值,Z370晶片組推出了殺手級價格的Z370 KILLER SLI,用料部分同樣相當到位,CPU採用10相供電並搭配了45A高效電感與Nichicon 12k 黑色電容,MOSFET有獨立大面積的散熱模組,記憶體供電採用高效合金電感,提供更穩定的供電品質,外接傳輸介面採用了目前相當夯且傳輸速率相當高的USB3.1 Gen2 Type-A與Type-C,音效部分採用天籟美聲技術四代,採用Realtek ALC 1220音效晶片搭配Nichicon Fine Gold系列音效專用電容,前面板音效輸出搭配TI NE5532高級耳機擴大器,並支援600ohm耳機,在音效品質上提供更佳的輸出品質,記憶體部分支援DDR4,並可超頻至DDR4-4266MHz以上,M.2介面部分導入兩組Ultra M.2提供了高達32Gb/s,Ultra M.2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並支援Intel Optane技術,PCIe x16插槽導入金屬遮蓋,降低雜訊,提高效能與訊號品質,網路部分採用Intel網路卡,提供相當不錯的網路穩定度與速度,RGB LED控制也幾乎是現在主機板的標準配備,可透過工具軟體做燈光調整,還可搭配支援RGB LED的產品同步控制,功能相當齊全與強悍,現在就來看看殺手級價格、用料到位的華擎ASRock Z370 KILLER SLI。

包裝與配件
▼彩盒標示產品型號與特色

▼華擎ASRock Logo

▼產品型號:Z370 KILLER SLI

▼標示HDMI認證Logo、支援AMD CrossFire與NVIDIA SLI、支援RGB LED控制、採用Intel Z370晶片組、支援第八代Intel Core系列處理器與Intel Optane技術

▼包裝背面標示產品特色與規格

▼支援兩組Ultra M.2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前面板USB 3.1 Type-C接頭、採用Intel網路卡與支援RGB LED控制

▼兩組PCIe x16插槽金屬遮蓋、採用ASRock 超合金:45A 高效電感、記憶體供電高效合金電感、Nichicon 12k 黑色電容、亮黑 PCB與高密度防潮纖維電路板;支援Intel Optane技術,配件提供SLI HB橋接器

▼I/O標示與產品規格

▼包裝側面為產品型號

▼配件:主機板說明書、KILLER主機板明信片、ASRock貼紙、驅動光碟、SATA 6Gb/s傳輸線*2、SLI HB橋接器、I/O擋板與M.2固定螺絲*2



用料與規格介紹

▼主機板正反面一覽,採用黑色PCB與灰色做搭配,整體質感相當不錯,I/O上方有一塊灰色飾板



▼I/O部分:HDMI、PS/2、USB 3.0 *4、DVI、RJ-45、7.1聲道音訊輸出、USB3.1 Type-A與USB3.1 Type-C

▼CPU腳座,支援LGA1151處理器

▼CPU供電部分採用10相供電,搭配Intersil ISL95856PWM控制器,搭配上一下一結構MOSFET並有獨立散熱片做散熱,CPU VCore供電為8 Pin,電容部分採用Nichcon 12K黑電容






▼記憶體擴充槽為4條

▼記憶體電源用料

▼ASMedia ASM1442K HDMI Level Shift晶片

▼網路晶片:Intel WGI219V

▼音效採用天籟美聲四代並搭配Nichicon電容,音效晶片採用ALC1220,輸出端搭配發燒級TI N5532 OPA放大器




▼ASMedia ASM1543 USB3.1 Type-C偵測晶片


▼nuvoTon NCT6791D Super IO晶片

▼ASMedia ASM1480 PCIe 3.0切換器


▼兩組Ultra M.2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


▼前置Audio插Pin

▼RGB LED控制插Pin

▼TPM模組插Pin

▼四組前置USB 2.0插Pin

▼Com Port插Pin

▼前置面板插Pin

▼兩組前置USB 3.0插Pin與前面板USB 3.1 Type-C接頭

▼SATA部分為六組SATA 6Gb/s

▼PCIe擴充槽一覽

▼主機板為20+4 Pin電源供電

▼Z370 PCH散熱片

▼Z370 PCH

▼Z370 PCH邊緣有多顆發光LED


BIOS設定簡單介紹
▼BIOS預設為Easy模式可看到整個主機板狀態總覽


▼第一面為基本系統狀態顯示,CPU型號、工作時脈,記憶體工作時脈與容量


▼超頻調校頁面可設定所有超頻選項功能,並有官方所調整的超頻設定值可以使用


▼官方所調整的超頻設定值有4.5GHz、4.6GHz、4.7GHz與4.8GHz可選擇


▼CPU超頻選項一覽



▼記憶體超頻選項一覽






▼可以直接查看記憶體內SPD資訊


▼電壓調整選項一覽



▼進階頁面可設定個裝置詳細設定選項


▼CPU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晶片組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SATA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Thunderbolt設定選項一覽


▼Super IO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ACPI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USB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安全性設定選項一覽


▼工具頁面可查看系統總覽、RAID設定、RAID驅動安裝、Boot設定、BIOS線上更新…等,還可直接設定RGB LED功能


▼RGB LED功能設定,基本上與作業系統內的軟體介面相同


▼開機功能表一覽


▼硬體監測部分可看到CPU溫度、風扇轉速與各電源電壓狀態,並可設定風扇模式




▼安全部分可設定開機密碼與其他安全性設定


▼Boot部分可以設定開機順序與其他開機選項



▼最後一部分為設定儲存與離開..等選項


效能測試(預設)

測試平台:
CPU:Intel i7-8700K
Cooler: NZXT. Kraken™ X61
MB: ASRock Z370 KILLER SLI
RAM: GeIL DRAGON RAM DDR4-4000 16GB kit (8G*2)
Storage: Samsung MZHPV256HDGL M.2 2280 PCIe 256GB
PSU: Steventeam 500W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驗明正身

▼CPU-Z Bench

▼AIDA64 Read:56171MB/s Write:59867MB/s Copy:51427MB/s

▼Super PI 1M:7.907s

▼CPU Mark:830

▼Fritz Chess Benchmark

▼wPrime:32M-4.656sec 1024M-118.779sec

▼WinRAR:20483KB/s

▼2345好壓

▼7Zip

▼x264 FHD Benchmark :42.8

▼x265 FHD Benchmark :32.0

▼HWBOT x265 FHD Benchmark :48.19

▼HWBOT x265 4K Benchmark :11.97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5

▼Performance Test CPU

▼Performance Test Memory


效能測試(超頻)

CPU:Intel i7-8700K @ 5.1GHz
Cooler: NZXT. Kraken™ X61
MB: ASRock Z370 KILLER SLI
RAM: GeIL DRAGON RAM DDR4-4000 16GB kit (8G*2) CL16-17-17-28
Storage: Samsung MZHPV256HDGL M.2 2280 PCIe 256GB
PSU: Steventeam 500W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驗明正身

▼CPU-Z Bench

▼AIDA64 Read:60862MB/s Write:61036MB/s Copy:55157MB/s

▼Super PI 1M:7.250s

▼CPU Mark:906

▼Fritz Chess Benchmark

▼wPrime:32M-3.812sec 1024M-102.013sec

▼WinRAR:24407KB/s

▼2345好壓

▼7Zip

▼x264 FHD Benchmark :50.9

▼x265 FHD Benchmark :37.1

▼HWBOT x265 FHD Benchmark :57.02

▼HWBOT x265 4K Benchmark :13.77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5

▼Performance Test CPU

▼Performance Test Memory

▼效能比較總表


RGB LED Tool簡單介紹

▼主機板發光處

▼透過專用軟體可分別修改發光顏色、亮燈模式與亮燈速度

▼除了可以一次同步修改外,還可以分別針對不同地方做不同的調整

▼亮燈模式共有七種可選擇,下方還有亮燈速度可調整


SATA與PCIe SSD效能測試

▼搭配WD BLUE PC SSD 1TB效能表現還不錯,AS SSD Benchmark達到1200分的實力!!



▼搭配SAMSUNG SM951 256GB效能表現同樣出色,AS SSD Benchmarktk 超過1850分!!


總結:
華擎ASRock Z370 KILLER SLI表現相當不錯,不僅擁有殺手級價格,同樣保有用料實特色,用料方面採用華擎超合金用料,整體效能與使用壽命大大提升,增加了不少CP值,音效部分採用天籟美聲四代並搭配Nichicon電容與TI NE5532高級耳機擴大器,讓聲音效果大大提升,降低了許多雜音,還可支援高阻抗耳機,整體音效更加逼真與震撼;擴充部分提供了兩組Ultra M.2可安裝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 SSD,SATA接頭部分相當足夠提供了六組,PCIe x16提供兩組擴充槽且都導入金屬遮蓋,提降低雜訊,提高效能與訊號品質;效能表現方面搭配i7-8700K預設表現相當不錯,超頻部分表現依然出色且穩定度相當不錯,搭配i7-8700K可超頻至5.1GHz,記憶體部分則是縮時序方式超頻,記憶體表現相當亮眼讀取與寫入超過60000MB/s,BIOS調整部分設定相當容易上手與淺顯易懂,就算是超頻新手可直接採用BIOS選項內提供的原廠CPU超頻參數,讓玩家可以一鍵超頻,一點壓力也沒有,這次超頻後各種測試軟體中都有1~22%的效能提升,效果相當顯著;RGB LED控制已成為主機板標配,Z370 KILLER SLI提供了一組燈條擴充,並且PCH區有發光功能,可透過軟體調整發光模式與顏色,還可以與主機板發光同步,整體來說功能相當齊全;保固部分原廠提供四年保固(第一年免費換新服務),並且有免費到府收送服務,讓玩家有更好與更長時間的保固方案,使用起來也更加安心與放心,目前全省有3間快速服務中心,並與原價屋合作全省8間快換服務中心(一年換新);想找一款殺手級價格且用料到位的Z370主機板,相信華擎ASRock Z370 KILLER SLI是不錯的好選擇。

[心得] 大就是美的ROG Strix GL703VD電競筆電開箱介紹

$
0
0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要什麼樣的筆電產品呢?我個人依時期的不同,分別擁有過不同尺吋的產品,從13吋到17吋都使用過一段時間,不過17吋或以上的筆電,周遭的朋友好像都沒人持有過.一般消費者對於大尺吋筆電的印象,大概都會覺的效能強大,且很有份量(很笨重).
還記得我十年前在外地求學時所買的TOSHIBA G20,除了效能強大,造型搶眼更讓我愛不釋手,不過因為太笨重 (4.3Kg),雖然是10多年前的事了,那時通學每天攜帶的血淚種種,到現在都還很難忘.
這次開箱的ROG Strix GL703VD,重量為2.9Kg,厚度則為2.4cm,17吋筆電不像以前的產品一樣那麼厚重,主打效能及便於攜帶,讓你走到哪打到哪的概念,如果在外地求學的時期就有這台,那肯定是我的首選產品.

圖1.jpg

外觀的髮絲紋及對切的斜線設計,加上銀色的LOGO,時尚感十足.

圖1-2.jpg

開機時,LOGO會發紅光.

圖1-3.jpg

黑暗中的LOGO紅的更加明顯.

圖二.jpg

17吋螢幕採用的是廣視角面板,可利用ROG GameVisual快速調整各種色彩及銳利度模式.而攝像頭的位置,在螢幕的正上方

圖三.jpg

打開下方的不規則外蓋,可以看到M.2 SSD/硬碟及記憶體,想加裝記憶體也是裝在這.

圖四.jpg

機器左側依序為電源孔,網路孔,Type-C,HDMI,USB 3.0 x2及音源孔.

圖五.jpg

右側除了防盜孔外,也提供USB 3.0 x2,mini DisplayPort 1.2和複合式讀卡機.

圖六.jpg

維持ROG電競一慣做風,提供鍵盤背光照明功能,可依照心情或是喜好去調整鍵盤背光顏色 .最多可控制四個區塊.

圖七.jpg

鍵盤的基本配置有經過優化,可以清楚看到,常用來移動的SDFW(邊框白化)及來跳來跳去的空白鍵(加高)有特別設計.

圖八.jpg

4個常用的快速鍵為於鍵盤上方,其中像眼睛的按鍵為GAMING CENTER快捷鍵.

圖九.jpg

鍵盤右側為一般筆電少見的數字實體按鍵.

圖十.jpg

強大的效能也是得靠較大顆的電源供應器來支稱電源.

圖十一.jpg

喇吧的位置在左右兩側的前方.

圖十二.jpg

後方的散熱出口為紅黑設計,相當符合ROG的概念.

圖12.jpg

機器下方也有大面積的扇熱孔.

圖十三.jpg

電源,硬碟讀取,飛行開關,充電採白色的燈源設計.

rog1.jpg

GAMING CENTER除了基本的CPU,GPU,電壓及溫度還可透過控制面板即時超頻.

rog2.jpg

AURA GRB是用來控制鍵盤背光的軟體,基本的變色當然是沒問題,還可以多區域變化.

2.jpg

17.3吋的螢幕玩D III的感覺就是舒服,過場的讀取速度也因為搭載SSD,快了不少,就算是怪多的場面,也不會影響到流暢度,整體的遊戲體驗相當不錯.

圖十八.jpg

圖十九.jpg

產品附贈一個質感不錯的後背包及滑鼠.

圖十七.jpg

無聊拿現在正在服役的MAC PRO來疊一疊,比一下大小.

機器本體搭載的CPU為i7-7700HQ,GPU則是GTX 1050,加上1TB(傳統式硬碟)+256GB SSD的硬碟容量及8GB的記憶體,雖不是最頂級,但足以應付大多數的遊戲,此外,這臺機器的記憶體還可以擴充到32GB,且只要拆下下方的滑蓋就可以輕鬆升級.
整體來說,ROG Strix GL703VD主打效能及較大的觀賞效果,並提供了專用的GAMEING CENTER軟體,可依照不同的情況去調整效能,而鍵盤的背光也可利用AURA內建多種模式來配合心情替換,如果不喜歡預設的選項,自己調配獨一無二的顏色也是沒問題的.此外,豐富輸出入功能,不管是擴充或是外接方面都很完整,還搭載802.11 ac規格的WiFI,讓你走到哪連到哪,加上時尚的外觀設計,還滿適合家中無桌機,又想要有比較好的遊戲體驗使用者 .

[新聞] 為新的一年選擇更好的儲存方式,為何SSD是數位化生活的最佳選擇?

$
0
0


即時發佈

為新的一年選擇更好的儲存方式,為何SSD是數位化生活的最佳選擇?

2018年3月1日,台北訊】
新年新希望,你準備好迎接狗年了嗎? 大掃除、穿新衣、貼春聯…為了能在新的一年過得更加順利,家家戶戶都忙著淘汰舊品以換取全新的開始,但對於現代的人們來說,與生活密不可分的PC,更是需要除舊布新,但過去的文件資料仍需要支持未來的作業,而儲存裝置正是連結過去到未來的重要元件。儲存資料的方式不斷改變,追求更大的容量、更快的讀寫,如今資料安全也是一大課題,傳統儲存方式安全與穩定性不足,導致重要資料毀損的悲劇一再上演,那些訴說著過去故事的檔案都難以找回,如渡假影片、孩子與家人的成長照片、財務資料與工作文件…等,失去任何一項都是難以衡量的損失。

當你有許多資料需要大容量儲存空間,卻又預算緊縮時,傳統硬碟是一時之選,它使用劃時代的科技技術,在離資料碟片1至3奈米的距離上使用微小的機械移動手臂,從轉速7,200RPM的轉盤上讀寫資訊,然而,也是這些精密的移動元件,可能讓資料處於損壞的危險。

奈米有多小?
奈米是十億分之一公尺,如果一顆彈珠的直徑代表一奈米,那麼地球的直徑大約有一公尺。硬碟中的機械手臂就是在比DNA更小的距離下讀寫資料,當硬碟運作時,任何的衝擊或震動都可能造成元件錯位、鬆動、脫落,進而毀壞正在高速旋轉的資料轉盤,讓珍貴的資料毀於一旦。不過別擔心,若衝擊沒有那麼大,僅有輕微的損壞,資料還是可以透過救援來恢復。
描述: 奈米究竟有多大
多大的衝擊會影響硬碟?
衡量力的其中一種單位就是 G 力(G-Force, Gs),這是一種加速度,因物體抵抗加速而產生的一股與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力,當一個物件掉落、撞擊或碰撞時,Gs就會瞬間飆升。讓我們更具體的比喻,當你的叔叔拍你的背時,你所承受的衝擊力大約是 4.1Gs;踢一顆足球則會產生大約 300Gs 的衝擊力。一個完全停止運作、無電源的傳統硬碟,能承受2 毫秒約 250Gs 的衝擊力,當硬碟正在寫入資料時,僅能承受 30Gs 的衝擊力;讀取資料時則是能承受 60Gs 的衝擊力。所以在硬碟運作的同時,要避免移動機體。若真的需要移動時,建議先將系統關機,確定硬碟停止運作後再動作。


用固態硬碟(SSD)更安全、穩定與效率的儲存重要資料
隨著 3D NAND 堆疊技術的發達,固態硬碟(SSD)日增的容量與經濟實惠的價格,使之成為存儲方式的主流。固態硬碟可承受比傳統儲存方式更大的衝擊力,在日常受衝擊的情況下,都極其堅固。固態硬碟不如傳統的儲存方式,不需旋轉運行也能存儲資料,更不需要在離碟片奈米高的距離設置機械手臂或其他微小原件來讀寫資料,讓您的貴重資料能夠更安全、穩定的保存,還能省下運行轉盤與機械手臂的電耗。用Crucial® MX500 SSD 來存儲您的資料,擁有高達 560/510 MB/s 的循序讀取/寫入速度及高達 95K/90K IOPS 的隨機讀取/寫入速度。1採用第二代 Micron®3D NAND 技術,節能效率比一般硬碟優異 45 倍以上。MX500 有 2.5 吋及 M.2 兩種規格尺寸,分別提供高達 2TB 及1TB 不同容量的選擇2,且具備使用者在資料安全方面所期待的所有進階功能。

Crucial SSD 已歷經七代的確認、驗證與測試。MX500 提供五年有限保固3,並可獲得Crucial®Storage Executive 軟體工具的支援,以進行輕鬆的硬碟維護。2.5吋MX500 固態硬碟目前已可於 Crucial.com選購,或可透過我們的全球通路合作夥伴購買,而 MX500 M.2 尺寸固態硬碟將於 2018 年第一季推出。如需更多的 Crucial SSD 產品資訊,請前往crucial.com/ssd

資料備份也是保護重要資料的最佳方式之一
然而,不論你選擇何種方式來存儲重要資料,都仍有資料遺失的可能,平時建立資料備份的習慣,也能有效避免因儲存裝置毀壞所導致的損失。

MX500 的進階功能包含:

動態寫入加速,可加速儲存和檔案傳輸。

AES 256-位元硬體加密技術,讓個資及機密資料更安全。

整合式斷電保護能避免因電力突然中斷造成的資料遺失。

獨家資料防護技術,能防止檔案損毀無法使用。

獨立NAND 容錯陣列,能在元件層級保護資料。

過熱保護功能(Adaptive Thermal Protection),確保硬碟溫度受到控制以避免過熱。
其他資訊:Crucial®MX500 SSD 產品導覽

----------------------------------------------

根據 1TB 型號的發行規格。此速度是根據內部測試而得。實際效能表現可能有所差異。
2

1GB 相當於10 億位元組。  實際可用容量可能有所不同。
3

5 年或達到產品資料表所載之最大寫入量 (TBW),以先到者為準。
4

硬碟使用中的平均電力使用比較是根據 1TB Crucial MX500 SSD 1TB Western Digital® Caviar Blue™ WD10EZEX 內接式硬碟的發行規格所進行。截至 2017 11 1TB Western Digital®Caviar Blue™ WD10EZEX 是業界目前銷售最佳的內接式硬碟之一。所有其他容量的 Crucial MX500 SSD 皆具備優秀的平均用電量規格。

【線上追蹤 Crucial】
Facebook:www.facebook.com/crucialmemory
Twitter:www.twitter.com/crucialmemory
YouTube™:www.youtube.com/crucialmemory

【關於 Crucial
Crucial 是 Micron Technology, Inc. 旗下全球品牌。Crucial 的固態硬碟 (SSD) 和記憶體 (DRAM) 升級方案與超過 100,000 多部新舊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工作站及伺服器相容。目前已在全球業界的領導零售/電子零售商店、商業經銷商,以及系統整合業者處販售。Crucial產品可增強系統效能和使用者生產力。如需更多相關資訊,請造訪 Crucial.com

【關於Micron Technology, Inc.
Micron Technology 是創新記憶體及儲存解決方案的世界級領導者。透過這些全球品牌 - MicronCrucial® Ballistix®,我們豐富的高效能記憶體及儲存技術產品組合,包含 DRAMNANDNOR 3D XPoint™ 記憶體,正在改變世界使用資訊的方式。以近 40 年的科技領導地位作為後盾,Micron 的記憶體及儲存解決方案讓一些革命性的趨勢如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及自動駕駛等在雲端、資料中心、網路及行動裝置等重要市場區隔上應用得以實現Micron NASDAQ 上市公司,代號 MU。如需有關 Micron Technology, Inc. 的詳細資訊,請瀏覽 micron.com

©2018 MicronTechnology, Inc. 保留所有權利。資訊、產品和或規格若有變動恕不另行通知。Crucial 或Micron Technology, Inc. 對於排版或拍照的疏失或錯誤概不負責。所有資訊均按「原樣」提供,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有關產品的聲明(包括有關其特性、可用性、功能或相容性)僅供參考,不會修改適用於任何產品的保固(如果有)。繪圖可能不成比例。Micron、Micron商標、Crucial、Crucial 商標、The Memory and Storage Experts 是 Micron Technology, Inc. 的商標。 Acronis 和 True Image 是 Acronis International GmbH 或其位於美國或其他國家分支機構的註冊商標或商標。其他所有商標皆屬其各自擁有者所有。

【經銷商資訊】
青雲國際 Albatron Technology Co., Ltd,Tel: 02-8227-3277
捷元股份有限公司 Genuine C&C Inc,Tel: 02-2795-6677

【新聞聯絡人】
盛燦公關

江禎堂Mike Chiang
Tel:02-2570-1689 #210
Email:mike@crater.com.tw

[分享] 曜越Tt eSPORTS Premium X1 RGB Cherry MX機械式電競鍵盤-RGB燈光同步與語音控制,酷炫功能再進化!!

$
0
0




曜越Tt eSPORTS Premium X1 RGB Cherry MX機械式電競鍵盤
機械式鍵盤最有名的軸體非德國櫻桃軸(Cherry)莫屬,Cherry也是目前算是市占率相當高的軸體,目前Cherry軸最有名的就是黑、紅、茶、青四大軸體,前陣子Cherry發布了全新MX Speed銀軸,銀軸是和紅軸一樣的線性手感,主要是追求更快速,初始壓力為20cN,觸發行程1.2mm、觸發壓力克數為45cN,全行程3.4mm,觸底壓力克數70cN,黃金觸點擁有5000萬次按壓壽命,對於追求超快速度按鍵的電競選手或是打字員來說更適合使用銀軸。
這次要介紹由曜越Tt eSPORTS所推出的『Premium X1 RGB』Cherry MX機械式電競鍵盤,Premium X1 RGB採用Cherry MX軸體,提供青軸與銀軸兩種可選擇,外型上非常低調與穩重,並且搭配了磁吸式手托設計,提供玩家最佳的操作環境,還提供了一組USB與耳機孔,讓玩家可以更便利連接USB裝置周邊與耳機,除此之外在鍵盤上有獨立快速多媒體控制與音量滾輪,讓使用者操作多媒體功能更加快速,電競功能部分防鬼鍵提供全區按鍵輸入無衝突設計,還有Windows Key鎖定與全鍵鎖定功能,背光部分提供1680萬色RGB遊戲燈光效果,並提供12種酷炫燈效,使用者可針對不同模式調整亮度與速度,還提供了5組預設遊戲區域背光模式供玩家錄製(FPS1、FPS2、MMO、MOBA、RTS),玩家可快速切換區域背光,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次導入了最新RGB同步燈效和獨家手機APP,RGB同步燈效部分可與其他Thermaltake RGB產品做同步,包含iRGB Plus系列電源供應器、Premium Riing Plus LED RGB系列水冷排、Pacific V-GTX 1080Ti Plus透明水冷頭(ASUS ROG/MSI GAMING X顯卡專用)、Pacific PR22-D5 Plus水箱幫浦組合、Pacific RL360 Plus RGB水冷排、TT Premium Floe Riing RGB 240/280/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和Pacific Lumi Plus磁吸式LED燈條控制組,讓燈效同步透過軟體即可輕鬆達成,搭配手機APP可透過語音控制鍵盤背光的顏色、燈效、速度和亮度,還可手動調整巨集設定與使用虛擬手把進行遊戲,整體功能相當強悍與酷炫,事不宜遲馬上就來看看曜越Tt eSPORTS Premium X1 RGB Cherry MX機械式電競鍵盤啦。


AI人工智慧語音控制功能



玩家可以透過聲音控制燈光的效果、明暗度與顏色變換速度,讓玩家動口不動手操控燈效,不過目前僅支援Apple手機,且必須為iOS10以上才可全功能操作,這部分稍微比較可惜,未來會有Android版本可以使用,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啦!!

▼官方介紹展示影片

曜越Tt eSPORTS Premium X1 RGB Cherry MX機械式電競鍵盤外觀與配件

▼外包裝標示產品型號、軸體、外觀與特色


▼曜越Tt Logo


▼客服專線與快修中心標示


▼採用Cherry MX Speed銀軸,提供1680萬色RGB遊戲燈光效果,並提供動態單鍵背光


▼產品型號為X1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


▼X1 RGB 外型展示


▼包裝背面標示產品特色、功能介紹與產品內容物說明


▼鍵盤各部位功能介紹與產品內容物說明


▼提供FPS、MMO、MOBA、RTS遊戲背光模式,鍵盤正面擁有獨立多媒體控制、一組USB與耳機孔,採用Cherry MX Speed銀軸擁有1.2mm觸發行程


▼配件為產品說明書、保固卡、拔鍵器與八顆遊戲常用按鍵紅色鍵帽


▼八顆遊戲常用按鍵紅色鍵帽分別為Q、W、E、R、A、S、D、F


▼可拆卸式磁吸式手托



▼磁吸式手托背面有五處防滑膠墊




▼X1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一覽,整體顏色採用消光黑配置,相當低調與簡約,整體質感相當不錯




▼轉角邊緣有圓弧設計,讓整體外觀更加圓潤與討喜



▼後方有一埠USB與耳機孔,讓玩家可以更便利連接USB裝置周邊與耳機


▼線材部分採用編織網線設計,可提高產品使用壽命,USB線材末端有磁環設計,可降低雜訊,接頭部分採用鍍金設計,可提高資料傳輸品質,線材中段還有魔鬼氈設計,方便使用者整理線材,X1 RGB需使用兩組USB與安裝耳機接頭才可讓全功能正常使用,這部分要注意一下!!





▼鍵盤左上角有TT Logo,而且會發光!!


▼遊戲模式、Windows Key鎖定與背光亮度調整


▼多媒體快速按鈕與音量調整滾輪


▼標準鍵盤燈號


▼FN+ESC為鍵盤恢復出廠設定


▼FN+F1為開啟郵件軟體
FN+F2為開啟瀏覽器
FN+F3為開啟我的電腦
FN+F4為開啟小算盤


▼FN+F5為開啟多媒體播放器
FN+F6為背光模式調整
FN+F7為背光模式速度降低
FN+F8為背光模式速度提升


▼FN+F9為背光顏色提高紅光亮度(共十段)
FN+F10為背光顏色提高綠光亮度(共十段)
FN+F11為背光顏色提高藍光亮度(共十段)
FN+F12為切換單色模式或隨機變色模式


▼Fn+PrtSc SysRq為巨集錄製
Fn+Scroll Lock為五組預設區域背光模式切換(FPS1、FPS2、MMO、MOBA、RTS)
Fn+Pause Break為區域背光錄製


▼Fn+Insert、Home、PgUp、Delete、End、PgDn為Profile切換,可透過遊戲模式按鈕快速確認設定檔狀態


▼Fn+Num Lock為全鍵盤鎖定


▼鍵盤背面一覽


▼中間貼有產品型號、序號與安規認證標誌


▼左右兩側有墊高腳墊設計,並有五處防滑腳墊設計






▼如需要做墊高有墊高腳墊可使用,墊高腳墊為兩段式設計,墊高腳墊上同樣有防滑腳墊設計





▼鍵盤使用第一段墊高腳墊後一覽



▼鍵盤使用第二段墊高腳墊後一覽



▼採用Cherry MX Speed銀軸,提供相當輕快的手感


▼長軸部分採用衛星軸設計


▼鍵帽一覽


▼更換紅色鍵帽後一覽,玩家可更換常用的按鍵,提高常用按鍵的識別度



▼安裝磁吸式手托後一覽


工具軟體介紹

▼進入軟體若有新版韌體可線上自動更新


▼軟體有英文、簡體中文與繁體中文可選擇


▼軟體首頁可看到設定按鍵功能,全鍵盤按鍵都可設定功能,上方可看到有六組Profile可供使用者設定,可再自行新增(無法快速Profile循環),Profile可匯入匯出,方便使用者做備份與設定導入


▼按鍵功能設定一覽,有單鍵、巨集、多媒體、多功能鍵、程式執行功能與遊戲配置檔


▼單鍵可設定按下此按鍵預輸出的按鍵


▼巨集部分可選擇巨集與文字,還可設定重覆方式



▼多媒體部分提供多媒體控制功能可選擇


▼多功能鍵部分提供Windows熱鍵與一般熱鍵


▼Windows熱鍵一覽



▼一般熱鍵一覽



▼程式執行功能可開啟應用程式與網站




▼遊戲配置檔部分提供11款遊戲配置設定,不同遊戲中又有超多遊戲功能可選擇



▼背光設定部分提供相當多設定可調整,共有12種模式可選擇


▼全亮模式提供區域、亮度與顏色設定,可RGB燈效同步


▼呼吸模式提供區域、速度與顏色設定,可RGB燈效同步


▼波浪模式提供方向、速度、亮度與顏色設定,可RGB燈效同步


▼旋轉波浪模式提供方向、速度、亮度與顏色設定,可RGB燈效同步


▼光譜循環模式提供速度與亮度設定,可RGB燈效同步


▼單點亮模式提供區域、速度與顏色設定


▼極光模式提供區域、速度、亮度與顏色設定


▼漣漪模式提供區域、速度、亮度與顏色設定


▼雨滴模式提供區域、速度、亮度與顏色設定


▼跑馬燈模式提供區域、方向、速度、亮度與顏色設定


▼音樂模式提供三種模式可選擇,每一排顏色可自定義,可RGB燈效同步


▼系統溫度模式


▼巨集部分可設定多組巨集與文字集,並可針對巨集作詳細設定,還可匯入與匯出巨集設定



▼Profile部分玩家可再新增(無法加入快速切換)、刪除、複製,還可匯入與匯出設定






背光展示

▼背光亮度調整

▼背光模式展示(透過軟體切換)

▼區域亮燈展示(FPS1、FPS2、MMO、MOBA、RTS)

▼RGB混色


X1 RGB機械式電競鍵盤可透過RGB Sync與其它Thermaltake RGB產品兼容同步燈效,相容於電源供應器及水冷系列

▼RGB Sync(透過軟體切換),這次搭配Floe Riing RGB 360 TT Premium頂級版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風扇,使用者可同步所有支援的產品一起做酷炫的視覺燈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tMvuR9hGs
[youtube]xitMvuR9hGs[/youtube]

防鬼鍵測試

▼N Key防鬼鍵測試


總結
曜越Tt eSPORTS Premium X1 RGB Cherry MX機械式電競鍵盤真的是太酷炫了,雖然在外觀上相當的低調與內斂,且搭配黑色底板設計,整體更加沉穩,配件中原廠提供磁吸式手托,提供舒適的操作環境,機械軸部分採用Cherry MX軸體(銀軸與青軸),這就是優異手感掛保證,不論是要電競遊戲還是要靜態的文書處理都相當合適,使用者可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軸體來搭配使用;電競功能部分有全鍵鎖定、Windows Key鎖定功能,防鬼鍵支援全鍵無衝突,還有遊戲模式可切換,可透過軟體設定Profile1~6對應不同設定與功能,還可錄製巨集,提供玩家最完整的火力支援;鍵帽且字體相當清晰,提供不錯的手感與耐用度,長軸部分採用衛星軸方式設計手感還不錯,就算是按偏也不會有卡住會不順暢的情形發生;背光部分可以說是X1 RGB最大的亮點,除了1680萬色RGB可調整並內建12種酷炫燈效外,還支援了RGB Sync同步功能,可以與其他Tt同樣支援同步的周邊產品做燈光效果同步,讓整體視覺效果更有一體感!!更酷炫的是可透過手機APP做語音切換燈效,玩遊戲時只需要透過語音即可變換,不用手忙腳亂開啟軟體做調整,相當酷炫且貼心的設計!!整體來說曜越Tt eSPORTS Premium X1 RGB Cherry MX機械式電競鍵盤擁有相當不錯的好手感,且擁有強大的軟體與酷炫燈效,讓玩家可以展現自我風格,價格部分目前網路通路價格為NT$3990元,可以說是高貴不貴,想找一款手感優異且擁有酷炫視覺效果同步與語音控制的機械式電競鍵盤,相信曜越Tt eSPORTS Premium X1 RGB Cherry MX機械式電競鍵盤是個不錯的好選擇。

[分享] 勝創KINGMAX ZEUS PX3280 PCIe SSD 512GB-入門PCIe SSD最佳首選!!

$
0
0




入門PCIe SSD最佳首選!!
目前SSD固態硬碟已經相當普及,不過採用SATA介面的SSD已達到傳輸效能的瓶頸,最高傳輸速率大概落在550MB/s左右,後來推出了採用PCIe介面的SSD,在效能上有了相當不錯的突破,在價格上已比剛推出時親民不少;這次要介紹由勝創KINGMAX所推出ZEUS系列的新產品『PX3280』,PX3280符合最新NVMe 1.2規範搭配M.2 PCIe Gen3 x2傳輸介面,尺寸為M.2 2280,容量部分有128GB、256GB、512GB與1TB,可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玩家,NAND Flash相當特別採用3D TLC顆粒,並支援SLC Caching技術,效能表現部分不同容量會有不同表現官方提供的效能數據為讀取1500~1700MB/s、寫入450~1000MB/s,原廠提供三年保固,現在就來看看勝創KINGMAX ZEUS PX3280 PCIe SSD 512GB。

勝創KINGMAX ZEUS PX3280 PCIe SSD 512GB本體與包裝

▼包裝採用吊卡式設計,標示品牌與產品名稱,右側有透明櫥窗可看到SSD本體


▼PX3280為ZEUS系列產品,符合最新NVMe 1.2規範搭配M.2 PCIe Gen3 x2傳輸介面,尺寸為M.2 2280


▼勝創KINGMAX Logo


▼PX3280 M.2 PCIe SSD本體


▼內部包材為透明塑膠


▼包裝背面為SSD傳輸數據、各國安規認證與勝創KINGMAX公司資訊


▼512GB官方提供的效能數據為讀取1700MB/s、寫入950MB/s


▼勝創KINGMAX公司資訊,原廠提供三年保固,產品為MIT台灣製造!!


▼PX3280 M.2 PCIe SSD正反面一覽,長度為標準的2280設計



▼採用M.2 B & M Key傳輸介面


▼搭配南亞NT5CC256M16DP-DI 4Gb DDR3記憶體


▼NAND Flash採用Toshiba BiCS 3 64Layer TLC 自封顆粒


效能實測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ffee Lake i7-8700K
Cooler: NZXT. Kraken X61
MB: ASRock Z370 Taichi
RAM: Kingmax Zeus Dragon DDR4 Gaming RAM DDR4-3000 CL16-17-17-36
PSU: Steventeam 500W
OS: Windows 10 Pro RS2 Build 15063 64 Bit

▼KINGMAX ZEUS PX3280 PCIe SSD 512GB安裝位置


▼測試硬體驗明正身


▼AJA Video System 讀取:1496MB/s 寫入:979MB/s,影音讀寫採用5K高解析度檔案,提供不錯的成績表現


▼Anvil Benchmark分別為資料壓縮率:100%(不可再被壓縮)、46%(模擬應用程式)、8%(文件資料),測試顯示4MB區塊之循序讀取與寫入在各種資料壓縮率中表現皆相當接近,4K讀取與寫入成績也相當接近,在三種不同模式下測出之總分差異也不大




▼AS SSD Benchmark基本測試循序讀取1490.92MB/s、寫入970.85 MB/s,4K讀取45.83MB/s、寫入125.73MB/s,總分共獲得了2585分,成績相當優異





▼ATTO Disk Benchmark最大讀取速度可達1785.161MB/s,最大寫入速度可達1045.004MB/s,256KB後讀取與寫入效能相當穩定,都維持在最快讀寫速度


▼Crystal Disk Mark多佇列(QD32)循序讀取1012MB/s、寫入1155MB/s,表現都還不錯,4K讀取41.81MB/s、寫入176.9MB/s;將測試資料設定為zero fill之結果,QD32循序讀取1790.8MB/s、寫入1018.1MB/s,4K讀取60.02MB/s、寫入169.8MB/s,由以上數據顯示,測試資料之可壓縮程度並不會影響傳輸速度


▼HD Tune讀取效能測試1445.1MB/s,最大值為1481.4MB/s,最小值為1442.7MB/s,讀取相當平穩


▼HD Tune寫入效能測試597.2MB/s,最大值為953.9MB/s,最小值為438.6MB/s,前段因為有SLC Caching技術可維持在較快的寫入速度,後段則落在500MB/s上下


▼HD Tune檔案效能測試-資料混合模式讀取可達到1040MB/s,且相當穩定,寫入部分可達到866MB/s,提供不錯的效能表現


▼HD Tune檔案效能測試-資料隨機模式讀取可達到1092MB/s,寫入部分可達到863MB/s,提供不錯的效能表現


▼HD Tune檔案效能測試-資料全零模式讀取可達到1147MB/s,且相當穩定,寫入部分可達到855MB/s,提供不錯的效能表現

▼HD Tune隨機存取讀取測試可以看到當檔案大小越大時效能傳輸表現越出色,最高提供1385.560MB/s優異表現


▼HD Tune隨機存取寫入測試可以看到當檔案大小越大時效能傳輸表現越出色,最高提供1069.538MB/s優異表現


▼HD Tune額外讀取測試在各測試項目中皆提供不錯的效能,適合各種不同應用


▼HD Tune額外寫入測試同樣在各項測試中提供不錯的效能


▼TxBENCH QD32循序讀取1642.005MB/s、寫入1045.736MB/s,4K讀取27.454 MB/s、寫入48.696MB/s


實際傳輸測試

實際傳輸測試採用RAMDISK與KINGMAX ZEUS PX3280 PCIe SSD 512GB做資料對傳,現在就來看實際傳輸表現嚕

▼多檔案寫入測試(RAMDISK to SSD) 容量11498.4MB(共1484個檔案)耗時21.28秒,平均寫入速度為540.31MB/s


▼多檔案讀取測試(SSD to RAMDISK) 容量11498.4MB(共1484個檔案)耗時13.80秒,平均讀取速度為833.40MB/s

▼單檔案寫入測試(RAMDISK to SSD) 容量11888.4MB(共1個檔案)耗時20.30秒,平均寫入速度為585.75MB/s


▼單檔案讀取測試(SSD to RAMDISK) 容量11888.4MB(共1個檔案)耗時9.42秒,平均讀取速度為1261.77MB/s


遊戲讀取PK

PK部分採用SATA介面的SSD與KINGMAX ZEUS PX3280 PCIe SSD 512GB做PK GTA5遊戲讀取速度,基本上SATA SSD在速度上已有不錯的表現,不過透過PCIe SSD會有更好的表現!!

▼PK結果KINGMAX ZEUS PX3280 PCIe SSD 512GB比SATA介面的SSD快2秒鐘,提升約3.33%左右的讀取時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MTkVMUnkE

結語
勝創KINGMAX ZEUS PX3280 PCIe SSD 512GB整體來說表現還不錯,雖然只搭配PCIe Gen3 x2傳輸介面,不過在各方面的表現依然出色,在AS SSD測試中獲得了總分1318分,ATTO Disk Benchmark部分成績更是優異,最大讀取速度可達1785.161MB/s,寫入速度可達1045.004MB/s,都有達到官方所提供的傳輸速率,在實際傳輸測試中多檔案的表現還不差,可以維持一定的水準,遊戲讀取部分採用PCIe SSD遊戲讀取也提升了3.33%左右,這樣的效能已可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玩家,且容量部分也相當齊全從128GB~1TB共有四種產品可供使用者挑選;現在新款筆電也都支援PCIe SSD的安裝,可升級的產品與應用相當廣泛,搭配電競筆電、商務型筆電或是桌上型電腦都是如虎添翼,可以讓整台電腦的效能可以發揮到淋漓盡致;勝創KINGMAX ZEUS PX3280 PCIe SSD產品提供三年保固,想找一款擁有不錯效能表現且有大容量的PCIe SSD,相信勝創KINGMAX ZEUS PX3280 PCIe SSD是個相當不錯的好選擇。

[分享] 華擎ASRock Fatal1ty X370 Gaming-ITX/ac-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0
0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華擎ASRock Fatal1ty X370 Gaming-ITX/ac
AMD推出新平台後可是一鳴驚人,許多玩家也重回AMD平台的懷抱,目前Ryzen系列主機板有X370、B350與A320三種晶片組可選擇,有超頻需求可選擇X370與B350,A320腳色為入門高CP值產品,各家主機板廠商也紛紛推出相對應產品符合各種消費者需求;這次要介紹由華擎ASRock所推出的『Fatal1ty X370 Gaming-ITX/ac』,用料部分採用華擎超合金,CPU部分採用8相數位供電,音效部分採用Realtek ALC1220音效晶片搭配Nichicon Fine Gold系列專業音效電容,音效品質上提供相當不錯的輸出品質,記憶體部分支援兩支DDR4,並可超頻至DDR4-3466MHz以上,M.2介面部分這次導入一組Ultra M.2提供了高達32Gb/s,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PCIe擴充槽部分提供一組PCIe x16插槽,插槽導入金屬遮蓋,降低雜訊,提高效能與訊號品質,網路部分採用Intel網路卡,提供不錯的網路穩定度與速度,現在就來看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華擎ASRock Fatal1ty X370 Gaming-ITX/ac。

包裝與配件
▼彩盒印有產品型號與支援處理器

▼華擎ASRock與Fatal1ty Logo

▼產品型號:Fatal1ty X370 Gaming-ITX/ac

▼支援AMD Ryzen處理器與HDMI認證標誌

▼採用AMD X370晶片

▼包裝背面標示產品特色、I/O介紹與基本規格

▼產品特色:
❶提供一組RGB燈條控制接頭
❷內建2T2R 802.11ac雙頻Wi-Fi網路卡
❸音效支援Creative Sound Blaster Cinema 3
❹網路部分採用Intel網路卡
❺ PCIe x16插槽導入金屬遮蓋,提降低雜訊,提高效能與訊號品質,並強化插槽結構提高壽命
❻導入一組Ultra M.2提供了高達32Gb/s,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

▼I/O與產品基本規格介紹

▼包裝側面標示產品型號與採用晶片

▼配件:主機板說明書、軟體說明書、明信片、M.2固定螺絲、2T2R Wi-Fi天線、後I/O擋板、驅動光碟、SATA 6Gb/s傳輸線*2與ASRock貼紙



用料與規格介紹

▼主機板正反面一覽,採用黑色兩盎司PCB高密度防潮纖維電路板


▼I/O部分:PS/2*2、USB2.0*2、USB 3.0 Type-A*2、HDMI*2、USB 3.0 Type-C與Type-A、RJ-45、音訊輸出與Wi-Fi天線安裝處

▼CPU腳座支援AM4處理器A系列APU(Bristol Ridge)與Ryzen處理器(Summit Ridge)

▼CPU供電部分採用8相數位供電,搭配Intersil ISL95712 PWM控制器,CPU供電部分MOSFET採用雙N通道零件,MOSFET部分有獨立散熱模組設計,CPU VCore供電為8 Pin





▼記憶體擴充槽為兩條

▼記憶體電源用料

▼網路晶片:Intel I221AT

▼Super IO晶片:nuvoTon NCT5562D

▼音效部分採用Realtek ALC 1220音效晶片搭配Nichicon Fine Gold系列專業音效電容


▼PCIe 3.0切換器:NXP L04083B

▼PCIe x16插槽導入金屬遮蓋,提降低雜訊,提高效能與訊號品質,並強化插槽結構提高壽命

▼Ultra M.2提供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訊號,最大長度支援至2280

▼前置Audio插Pin

▼RGB LED控制接頭

▼前置面板插Pin

▼兩組前置USB 3.0與USB 2.0插Pin

▼SATA部分為四組SATA 6Gb/s

▼主機板為20+4 Pin電源供電

▼X370晶片與獨立散熱模組



BIOS設定簡單介紹

▼第一面為基本系統狀態顯示,CPU型號、工作時脈,記憶體工作時脈與容量


▼超頻調校頁面可設定所有超頻選項功能,有CPU頻率、記憶體頻率與主機板所有電壓設定,設定完畢後可儲存為Profile,方便使用者管理設定值



▼進階頁面可設定個裝置詳細設定選項


▼CPU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晶片組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SATA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Super IO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ACPI進階設定選項一覽


▼Trusted Computing設定選項一覽


▼AMD CBS設定選項一覽


▼記憶體參數設定一覽




▼Zen Common Options設定選項一覽


▼Custom Core Pstates設定選項一覽



▼DF Common Options設定選項一覽


▼UMC Common Options設定選項一覽










▼NBIO Common Options設定選項一覽




▼FCH Common Options設定選項一覽










▼Promontory Common Options設定選項一覽



▼有線網卡狀態設定



▼工具頁面可查看系統總覽、RAID設定、驅動安裝、UEFI設定、BIOS線上更新…等


▼RGB LED設定一覽



▼硬體監測部分可看到CPU溫度、風扇轉速與各電源電壓狀態,並可設定風扇模式



▼安全部分可設定開機密碼與其他安全性設定


▼開機功能表一覽


▼最後一部分為設定儲存與離開..等選項


測試平台與環境(預設)

CPU: AMD Ryzen 7 1700
Cooler: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36
MB: ASRock Fatal1ty X370 Gaming-ITX/ac
RAM: GeIL DRAGON RAM DDR4-4000 16GB kit (8G*2) @ DDR4-3466 CL16
Storage: Samsung MZHPV256HDGL 256GB
PSU: Steventeam 500W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驗明正身

▼CPUZ Bench

▼AIDA64 Read:52699MB/s Write:50193MB/s Copy:44850MB/s

▼Super PI 1M:11.703s

▼CPU Mark:550

▼Fritz Chess Benchmark

▼wPrime:32M-4.734sec 1024M-121.229sec

▼WinRAR:12250KB/s

▼2345好壓

▼7Zip

▼x264 FHD Benchmark :40.6

▼x265 FHD Benchmark :22.7

▼HWBOT x265 FHD Benchmark :36.87 fps

▼HWBOT x265 4K Benchmark :8.78 fps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1.5 :15.71 pts

▼CINEBENCH R15 :1428 cb

▼Performance Test CPU :14792

▼Performance Test RAM :2310


測試平台與環境(超頻)

CPU: AMD Ryzen 7 1700 @ 3.9GHz
Cooler: Fractal Design CELSIUS S36
MB: ASRock Fatal1ty X370 Gaming-ITX/ac
RAM: GeIL DRAGON RAM DDR4-4000 16GB kit (8G*2) @ DDR4-3466 CL16
Storage: Samsung MZHPV256HDGL 256GB
PSU: Steventeam 500W
OS: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驗明正身

▼CPUZ Bench

▼AIDA64 Read:52816MB/s Write:50876MB/s Copy:45465MB/s

▼Super PI 1M:10.720

▼CPU Mark:594

▼Fritz Chess Benchmark

▼wPrime:32M-3.843sec 1024M-99.375sec

▼WinRAR:13088KB/s

▼2345好壓

▼7Zip

▼x264 FHD Benchmark :48.8

▼x265 FHD Benchmark :27.3

▼HWBOT x265 FHD Benchmark :44.01 fps

▼HWBOT x265 4K Benchmark :10.58 fps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1.5 :18.93 pts

▼CINEBENCH R15 :1727 cb

▼Performance Test CPU :16540

▼Performance Test RAM :2383


▼效能比較總表


酷炫RGB設定軟體簡介

▼原廠風扇發光


▼軟體介面相當淺顯易懂,支援一組LED發光產品



▼共有七種模式可選擇



SATA與PCIe SSD效能測試

▼搭配WD BLUE PC SSD 1TB效能表現還不錯,AS SSD Benchmark有接近950分的實力!!



▼搭配SAMSUNG SM951 256GB效能表現同樣出色,AS SSD Benchmark已快接近1900分!!


總結:
這次介紹的華擎ASRock Fatal1ty X370 Gaming-ITX/ac表現相當不錯,雖然是ITX小板,不過提供了不錯的擴充性,用料部分還不錯,採用華擎超合金用料,讓產品整體效能與壽命提升了不少,讓使用者使用起來更加安心與放心,音效部分Realtek ALC1220音效晶片搭配Nichicon Fine Gold系列專業音效電容,音效品質上提供更佳的輸出品質;擴充部分提供了一組Ultra M.2可安裝PCIe Gen3 x4與SATA Gen 3 SSD,SATA接頭提供了四組,硬碟擴充部分相當足夠,已可滿足大部分的玩家需求,PCIe擴充槽部分提供了一組PCIe x16,插槽導入金屬遮蓋,提降低雜訊,提高效能與訊號品質,並強化插槽結構提高壽命;效能表現方面搭配Ryzen 7 1700還可以玩小幅度超頻,可將處理器提升至3.9GHz,提供相當不錯的超頻性與穩定性,記憶體部分可超頻至DDR4-3466,記憶體表現相當亮眼讀取與寫入都有50000MB/s左右的優異表現,BIOS調整部分相當容易上手與淺顯易懂,要超頻也是輕鬆簡單;ASRock Fatal1ty X370 Gaming-ITX/ac真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規格與用料一點都不馬虎,且擁有802.11ac Wi-Fi網路卡,且擁有四年優質保固與一年換新服務,讓玩家有更好與更長時間的保固方案,使用起來也更加安心與放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全省有3間快速服務中心外,還與原價屋合作全省8間快換服務中心(一年快換)。

[分享] BQT Pure Base 6000 window側透玻璃殼分享

$
0
0
雖然最近吹起一陣玻璃機殼風潮,小弟有幫人買過、裝過不少咖,家中某台電腦也因換換病發作換過一個,但自己的遊戲主力機一直沒更換機殼,想一想要過年了就來換一下啊,果然是肥宅,過年只想為自己的主機換新裝,但很可惜的是過年前原本想買的殼沒到貨,後來是入手這咖BQT的側透玻璃殼,且都過完年了,不過該換的還是要換啊,這次不止要換殼,連原本預計買好也開箱過的CPU散熱器Scythe Mugen 5無限五,也一併換成封閉式水冷散熱囉!
這次入手的機殼為BQT Pure Base 6000 window Orange,Orange代表的是橘色,官網的圖片不錯,這咖做了一下功課,之前就推出了,只是現在改為透側玻璃加配色改變

一樣來看圖說故事吧

過年期間入手不少好東西!
BQT Pure Base 6K-01.JPG



這次的主角BQT Pure Base 6000 window Orange
BQT Pure Base 6K-02.JPG



背面與左右兩側資訊
BQT Pure Base 6K-03.JPG


BQT Pure Base 6K-04.JPG


BQT Pure Base 6K-05.JPG



開箱啦,一打開就看到說明書在上方
BQT Pure Base 6K-06.JPG



先打開說明書看一下,嗯,中文和日文的還要去官網下載,但小弟去下載回來還是這個多國語言不含中文日文的版本 @”@BQT搞什麼啊,趕快把中文放上去啊!!!
BQT Pure Base 6K-07.JPG


BQT Pure Base 6K-08.JPG



主角現身啦!真的有漂亮且有質感!
BQT Pure Base 6K-09.JPG



先看一下這透側玻璃真的有漂亮!
BQT Pure Base 6K-10.JPG



面板先來一張,有電源指示燈、RESET、三段風扇轉速切換鍵、電源鍵、USB 3.0*2、耳麥插孔
BQT Pure Base 6K-11.JPG



面板兩側皆有留通風孔,讓前方風扇進氣用
BQT Pure Base 6K-12.JPG



前置面板拆開來給大家看一下,這邊預先裝好Pure Wings 2 14公分風扇,看說明書可以支援各種風扇組合,甚至把5.25吋安裝空間移除來安裝水冷排也不是問題!
BQT Pure Base 6K-13.JPG



Pure Base 6000 window背部來一張
BQT Pure Base 6K-14.JPG



拆玻璃側板時發現這邊的螺絲分兩種,一公一母的設計不知為何?
BQT Pure Base 6K-15.JPG


BQT Pure Base 6K-16.JPG



拆開後的內部空間給大家看一下,當初選橘色真的選對了,比較顯眼也好看
BQT Pure Base 6K-17.JPG



後方已預先安裝一顆Pure Wings 2 12公分散熱風扇
BQT Pure Base 6K-18.JPG



機殼頂部的內側長這樣,兩邊各有四個卡榫卡住項部的上蓋,只要將每個卡榫稍微向外撥就可以打開上蓋
BQT Pure Base 6K-19.JPG



機殼頂部為可拆設計,特別的是有三段高度可選擇調整,就算完全蓋住也別擔心,因為它有保留風口讓空氣流通,看說明書內部可以安裝12或14公分風扇,小弟是把原本後方風扇改裝到這,然後高度開到最高
BQT Pure Base 6K-20.JPG


BQT Pure Base 6K-21.JPG



和一般版本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機殼內走線的孔位都加上了柔軟的橘色橡膠,一來配色好看,二來也可保護線材
BQT Pure Base 6K-22.JPG



硬碟架和之前相同,只是顏色也是變為小弟選的橘色,額外提一下小弟滿愛這樣自由的配置,不僅有效利用空間不會卡到顯卡,且安裝硬碟方便與散熱更佳
BQT Pure Base 6K-23.JPG


BQT Pure Base 6K-24.JPG



機殼的線材,也是和前一代相同,有前置音效、燈號、RESET、POWER鍵、19 pin前置USB 3.0,還有一組可控風扇接頭,以及一個SATA公頭電源讓使用者連接提供前置風扇電力
BQT Pure Base 6K-25.JPG



底部長這樣,下置電源的進風口還有可拆濾網,另外底部加高腳墊是一個特色,因為小弟之前安裝下置電源發現有時底部太低加上太容易吸灰塵,所以都會反裝,順便讓POWER把機殼內的廢熱排出
BQT Pure Base 6K-26.JPG



另一側就沒什麼,就全鋼板
BQT Pure Base 6K-27.JPG



另一側拆開來長這樣,Pure Base 6000 window在前置、側面與上蓋都有貼上隔音綿(除了玻璃那塊),小弟發現這機殼的部分螺絲很有意思,是可以卡在上頭的,這樣轉鬆後就可打開,且把螺絲留在上頭也不易弄丟
BQT Pure Base 6K-28.JPG


BQT Pure Base 6K-29.JPG


BQT Pure Base 6K-30.JPG



前面就看過的三個3.5吋安裝槽,拆缷的螺絲是在這邊,另外覺得不夠用的人可以再加購硬碟架來安裝
BQT Pure Base 6K-31.JPG



在主機板那邊的背後則是現在流行的2.5吋硬碟架,比較特別的是安裝方法是把2.5吋硬碟裝在架子上而不是裝在框架內 QQ
BQT Pure Base 6K-32.JPG


BQT Pure Base 6K-33.jpg



差點忘了給大家看配件包,和以前的一樣
BQT Pure Base 6K-34.JPG


BQT Pure Base 6K-35.JPG



接下來就是我搞了一個晚上的工,把主力機搬出來拆零件、清潔,這咖CM的機殼記得是690II吧,另外電源也是CM 650W金牌用了好多年了說,真的不錯!!!
BQT Pure Base 6K-36.JPG


BQT Pure Base 6K-37.JPG



看到這張已拆得也清潔的差不多好像很快,小弟可是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啊!
BQT Pure Base 6K-38.JPG



把舊的殼拿到客房和他前身相認,之前有一陣子真的超愛酷媽的殼、電源和鍵鼠,入手不少東西!!!
BQT Pure Base 6K-39.JPG



電源就順便換之前開過箱的TT 750W智慧數位電源,之前開完箱就丟著沒用真的很浪費!
BQT Pure Base 6K-40.JPG



之前的風扇是這顆,啥時換的都忘了,不過現在換上Antec Kuhler H2O K120水冷囉!等一下就會看到它惹!(這顆水冷小弟也將另外開箱分享)
BQT Pure Base 6K-41.JPG



一些拆拆裝裝的步驟就省略吧,我們直接來看把所有零件都安裝到Pure Base 6000 window裡面了,嗯,小弟整線功力還要再加強加強!
BQT Pure Base 6K-42.JPG



最後蓋上整塊玻璃側板,真的很漂亮!
BQT Pure Base 6K-43.JPG



實際上機的樣子,很好看的機殼應該想辦法擺到桌上好了,但小弟桌上真的放不下了,且後面的線實在有點亂 XD
BQT Pure Base 6K-44.JPG



最後再補上前面板的燈號,因為小弟是買橘色的配色,所以燈號也是橘光
BQT Pure Base 6K-45.JPG



總結
目前BQT Pure Base 6000 window這咖是賣2990元,小弟是覺得還算OK,因為就之前經手的玻璃殼,有些都3~4千了,這咖2990掛著BQT的牌子,雖然其中有一些小缺點,但以小弟實際換殼經驗來說,還算不錯,以下也列出部分優缺點分享給各位

優點部分
1.各部分的手轉螺絲與靜音設計,尤其前面板、上蓋、側板等都有靜音綿設計,也可能小弟剛好換CPU水冷散熱器,覺得比之前的機殼安靜
2.3.5吋硬碟架雖然要螺絲安裝設計,但他簡潔的設計有打中小弟,加上移除這方的空間是採用拆下單一硬碟架而不是拆整組硬碟架,自由度很大之外也顧及到了安裝硬碟,是個很大的優點!
3.前後都預先安裝自家品牌的風扇,且在實際安裝水冷排也沒遇到問題,真的有顧到水冷與風扇的安裝

缺點部分
1.雖然前面板有提供5.25安裝空間與面板是個優點,但應該要附上3.5吋轉接架,這東西好取得比較沒問題,可是面板那邊要消費者自行DIY嗎?附一個鑽好3.5吋孔洞的面板會比較好(會這樣說是因為舊的讀卡機移到這咖後空一格不好看,舊的酷媽就有附)
2.側玻璃的四個孔位不知為何是兩公兩母有點令人不解,加上拆下後在搬移時,公孔的橡膠墊片容易掉落,安裝時也不方便
3.說明書沒繁體中文,照手冊上去官網下載也沒有 ?_?

以上分享感謝大家收看!

[分享] 吃雞嗎? 華碩ROG Strix SCAR Edition開箱分享

$
0
0
吃雞真的紅遍天,小弟三不五時也和朋友玩一下,這遊戲就是要人多才好玩,一般人用桌機玩大部分沒啥問題,但要用筆電玩就有點要求規格囉。就小弟碰過朋友問要如何的筆電才能吃雞?其實小弟認為1050Ti左右的就很順了,只要特效調整一下即可,甚至於1050機種,且還要看RAM和硬碟(最好有顆SSD),這次的ROG Strix SCAR Edition分為三個機種有兩台15吋和一台17吋,型號分別為GL503VM、GL503VS及GL703VM,顯卡都是GTX1060 6G起跳,最高階的有1070 8G,玩遊戲吃雞一定沒問題

好了,不囉嗦啦還是來看圖說故事,手機隨便拍的若有失焦還請見諒

現在ROG的筆電上面這個敗家之眼的辨識度真的很高
ROG SCAR-01.JPG



開箱啦!
ROG SCAR-02.JPG



除了筆電之外,附贈的電競雙肩後背包也是其中一個特色,這背包拿去拍賣網也值幾千!
ROG SCAR-03.JPG



筆電本體則是放在盒子內,看這盒子外觀的設計真是美
ROG SCAR-04.JPG



真正開箱啦,筆電用專屬的布套包的好好的,其實在購買時就會打開來確認了啦
ROG SCAR-05.JPG



所附配件就Adapter、米老鼠頭電源線、說明書和一支電競滑鼠
ROG SCAR-06.JPG



ROG Strix SCAR Edition光外觀小弟就覺得很好看!
ROG SCAR-07.JPG



正面來一張
ROG SCAR-08.JPG



鍵盤為1.8mm鍵程號稱耐用2000萬次敲擊,還有別出心裁標記的QWER鍵,另外也和一般NB一樣配合FN鍵與F1~F12皆可做一些功能調整
ROG SCAR-09.JPG


ROG SCAR-10.JPG



這邊好像是ROG筆電的特色,可直接調音量大小、麥克風靜音與開啟ROG Gaming Center,這樣特別設計出來小弟覺得很方便,也是其他筆電沒有的
ROG SCAR-11.JPG



電源鍵則是在最右上,這樣的設計不錯、免得誤觸
ROG SCAR-12.JPG



大面積的觸控板
ROG SCAR-13.JPG



機身介面,左側為電源插孔、RJ-45網路孔、mini DP、HDMI、USB 3.0*2、3.5mm耳麥孔
ROG SCAR-14.JPG



機身右側有防盜鎖孔、USB 3.0*2、USB 3.0(TYPE-C)和SD讀卡機
ROG SCAR-15.JPG



背面來一張
ROG SCAR-16.JPG



可看到兩邊大面積的散熱開孔
ROG SCAR-17.JPG


ROG SCAR-18.JPG



四個角落的橡膠墊都很厚實
ROG SCAR-19.JPG



這是處理過的第二台ROG筆電,現在好像都是統一在背面有一大塊切角設計的蓋板,這邊把墊片撕開來可看到一顆螺絲,打開來即可看到SSD、硬碟、額外記憶體插槽
ROG SCAR-20.JPG



硬碟使用的是Seagate FireCuda 1TB,查規格為5400RPM SSH-8GB固態混合硬碟,看到是混合碟,那轉速雖然只有5400轉就覺得還好,畢竟混合碟效能會好一些,且本身也配了SSD,不用擔心系統使用與儲存資料速度
ROG SCAR-21.JPG



接下來看看鍵盤發光的樣子
ROG SCAR-22.JPG



可以配合ROG Aura Core,這是ROG筆電內可以調整鍵盤發光區與發光顏色的應用軟體,有許多模式與設定可以調成你愛的背光模式、超炫!
ROG SCAR-23.jpg



看看鍵盤各區七彩發光實照,使用起來心情都變好了 XD
ROG SCAR-24.JPG



內建的ROG Gaming Center吧,前面提過可用熱鍵快速開啟,除了可以看到此機的CPU、GPU頻率與使用狀態,更方便使用者做各種調整,像是調整風扇散熱模式、超頻模式等,還可以可鎖住ROG鍵、WIN鍵與觸控板
ROG SCAR-25.jpg



ROG筆電最猛的這套軟體可透過Android手機或平板連接,即時透過手機或平板做監控與設定!
ROG SCAR-26.png



來驗明正身,CPU與GPU資訊,搭載Intel Core i7 7700HQ處理器與NVIDIA GeForce  GTX1060 6G顯示晶片
ROG SCAR-27.jpg



一樣不免俗的跑測試吧,先來個惡靈古堡6
ROG SCAR-28.jpg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
ROG SCAR-29.jpg



3D Mark
ROG SCAR-30.jpg



PC Mark10
ROG SCAR-31.jpg



Final Fantasy XV一般品質
ROG SCAR-32.jpg



Final Fantasy XV高品質
ROG SCAR-33.jpg



這麼強的ROG筆電一定要玩一下遊戲啦,玩了一下LOL忘了抓圖,就來觀戰一下補圖,FHD解析下平均張數約8x~12x吧
ROG SCAR-34.jpg



然後一定要的吃雞,不虧是SCAR,預設吃雞從14X張到7X張吃雞順暢無壓力,加上後來發現這台用的居然是電競螢幕,更新頻率達到120Hz,難怪玩起來這麼的順暢,讚!有機會大家真的要試一下高更新率的螢幕!
ROG SCAR-35.jpg


ROG SCAR-36.jpg


ROG SCAR-37.jpg

ROG SCAR-37.jpg (318.65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 分鐘前 上傳







結論
華碩ROG Strix SCAR Edition這台筆電真不愧為ROG機種,不僅遊戲沒問題,看到它連VR也都OK,若你是一個行動族群且又有在玩遊戲,這台筆電真的可以滿足你的所有應用!
對了!SCAR所使用的螢幕為120Hz 5ms更新率真的不錯,拿來玩FPS類型遊戲,像是小弟吃雞時,高更新率讓小弟覺得畫面更清析,並不會出現類似LAG、畫面延遲的情況,這方面也真的很難用筆墨形容,反正有興趣可以找實體店試試,真的不錯!這台根本是為了FPS遊戲而生,難怪會取了SCAR這名稱,好啦廢話不多說了,又亂打一篇廢文,感謝各位耐心收看 @@”

[心得] AMD Ryzen 5 1600搭配RX 570 順暢吃雞的最佳雙A平台組合 開箱測試分享

$
0
0
前言




AMD推出高效能的新平台已經有段時間了,從一開始發表的AM4系列的Ryzen7、5、3,到現在近期上市的R3 2200G、R5 2400G這兩款集成高性能顯示單元的Ryzen APU。以及旗艦級平台Threadripper系列的CPU。應付各種需求的市場,產品線可說是一應俱全。

目前在台灣市面上可以購得的零售款Ryzen系列的CPU比較。整體來說,R5系列還是目前主流配備的優先選擇。在性能上具有應付單機大作的水準,並且價格方面也不會太過高昂。

AMD AM4平台各晶片組的比較。目前來說,X370與B350都能夠對CPU進行超頻。並且都搭載了數量足夠的SATA槽,較新的技術如NVMe、USB3.1當然也是一並包含在內。玩家們若選擇使用Ryzen5系列的CPU,個人建議還是至少搭配B350以上的主機板。畢竟Ryzen5的定位並不低,性能方面絕對不是只夠拿來做文書或網頁瀏覽而已。如果能夠再藉由超頻提升更多的效能,相信對於各種遊戲來說能夠更加的流暢運行。



在原廠盒裝中,1600與1500X內附AMD Wraith Spire原廠風扇(無LED燈),1400內附AMD Wraith Stealth原廠風扇。而最右邊的Wraith MAX則是在LED燈與銅質熱導管上都完整具備,可說是點滿著AMD尊爵信仰的產品。在本次開箱中也會一併介紹

而顯卡方面,這次則是選擇撼訊的AMD RX570 4G三風扇紅魔版。目前來說,RX570仍然是應付許多大作遊戲的選擇,在性能上具備中高階足夠的水平,價格上也不如旗艦級的VEGA56/64這麼高。RX570在顯存方面則有4G與8G版本可供選擇。玩家可以依據所需要的性能選擇適合的產品。

這次我們也會將此配備運行虹彩六號與現在當紅的絕地求生(PUBG 吃雞)來進行性能測試。


這次也將搭配最新的"雞血驅動"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進行。這款驅動是去年12月底發布的。自從當年Calayst Omega驅動發表,給許多玩家一個驚豔之後。後續每年年底AMD都有發表一個性能出眾與一些厲害功能的驅動版本。

以下是此次AMD RX570顯卡搭配此版驅動的特色一覽:


雖然近期顯卡確實價格因為礦工需求的原因來講,比較高了一些。但目前來說倒是不至於買不到。而且換個方向想,以前買了顯卡,錢就是花掉了。但現在買了顯卡再打遊戲的額外時間之餘還能挖掘抗ASIC算法的數位貨幣,不僅能夠增加額外的收入來多少彌補購買顯卡的錢,對於區塊鏈帳本的安全性與分散性也能盡一份力。整體來說未必是件壞事情。


搭配硬體介紹:AMD Ryzen5 1600 CPU



AMD Ryzen5 1600包裝與本體一覽

AMD Ryzen 5 1600外包裝一覽,正面有明顯的Ryzen 字樣,這次Ryzen3、5、7系列的外包裝都是這個風格。除了在中國大陸販售產品上還有加上"銳龍"兩中文字外。






上方同樣貼有防拆封條,封條上印有產品型號與SN。側面可看到CPU本體的樣子與週期。
根據某都市傳說,某一批週期的Ryzen5有16個執行續,能不能拿到就看各位是否夠歐洲了。

側邊印有內附的Wraith Spire散熱器的圖示,算是一款外觀低調但不缺乏設計的散熱器。

內部物品一覽,裝有產品說明書與Ryzen 5的信仰機殼貼紙,以及散熱器一枚

AMD Ryzen 5 1600本體正背面一覽,採用Socket AM4腳位,共1331支針腳。比起以往AM2~AM3+時代,總共大約940根上下針腳的數量多了不少。

隨盒所附的Wraith Spire散熱器一覽,風扇上方有AMD的信仰標誌,採下吹式與鋁鰭設計。接觸面也已經塗好散熱膏,玩家直接裝上去就能使用。
電源接頭為4pin設計,帶有PWM功能。固定方式採用螺絲固定,需要將主機板上預設個兩根相容於以往754~AM3+的扣具支架先行移除後,再將散熱器鎖上主機板上的四個孔即可完成安裝。


搭配硬體介紹:AMD Wraith MAX信仰LED熱導管散熱器


AMD Wraith MAX是這次AMD特別推出的一款帶有信仰意味的CPU散熱器,可以獨立在市場上購買到。以下將獨立介紹這款特別的散熱器產品





AMD Wraith MAX外包裝一覽,正面以黑灰白色印上AMD Wraith MAX THERMAL SOLUTION的字樣,下方還有一排以簡體中文表示的”中央處理器散熱器”字樣。側邊則是有該產品的實際圖案



上方同樣有封條貼紙,側邊有本體的圖案與支持的主機板LED技術。主流的華碩、技嘉、微星、華擎、映泰都在名列





本體一覽,也是採用下吹式設計。並且搭載銅質熱導管與鋁質散熱鰭片。整體來說與以往AM3、AM3+ 125W那時候原廠所附的散熱器來說確實有點像。一旁的黑線則是拿來連接RGB header用的

底座部分同樣也已經被塗好散熱膏,並且採用銅質底座的設計。

RGB接口則是隱藏在側邊的地方

實際效果還請大家再往下看到組裝的部分

搭配硬體介紹:華擎ASRock AB350 Gaming K4主機板

這次的主機板選擇華擎ASRock的AB350 Gaming K4這款,在用料上擁有一定的水平。包含華擎主打的Super Alloy超合金用料。足夠的供電能力與擴充性。以及前言所說的支持超頻的B350晶片組。相信可以滿足許多玩家的需求



盒裝一覽,採黑紅對比的配色,並且標住了許多特色與功能



主機板本體一覽,整體同樣採紅黑的配色。內部配件除了基本的說明書、擋板、SATA線外,還有兩顆螺絲

CPU VRM的部分,MOSFET有獨立大面積的散熱模組。供電標準為AMD SVI2
VDD、VDDNB的部分為3x2+3相
VDD每相 2H2L 上下橋分別為Sinopower SM4337、SM4336 MOSFET 組成,
VDDNB的部分,每相採1H2L設計,上下橋分別也是為SM4337、SM4336
主控方面則是intersil ISL95712,電容則是採用台系鈺邦APAQ的5Khr製品

其餘晶片用料方面,網路部分採Realtek 8111GR、音效則是Realtek ALC892並且搭配nichcon音響電容與切割槽線隔離的設計。Bios SPI Flash採用華邦電的25Q128FWSQ 為一枚128Mb的SPI Flash、還有一顆祥碩的ASM1061,用以將PCI-E轉成SATA 6.0Gbps。

其中有導入一組Ultra M.2,提供高達32Gb/s的頻寬,並且同時相容PCI-E 3.0與SATA模式。下方的PCI-E x16插槽有增加額外的金屬加強,可以多少避免過重的顯卡長期安裝導致卡槽歪掉。

B350晶片組上覆蓋有散熱片,PCB周圍也種有LED燈。SATA的部分四個採90度設計,避免與顯卡干涉。

板子右上角有兩組RGB LED header,可透過ASRock RGB LED工具軟體做燈光調整,還可搭配支援RGB LED的產品同步控制。這個插槽在現在大多數的AMD AM4+板子上都會搭載。

剛上機時,發現BIOS版本偏舊,故進行更新。個人建議BIOS都是更新到最新為佳,而且新款有內顯的Ryzen系列APU也必須要用新的BIOS才能使用。現在先更新好未來更換零件時就比較不會遇到障礙。

根據官方解說,此片板子在更新到大於P3.40版本的BIOS前,必須要先更新到P3.40再往上升



將從官網下載回來的BIOS檔案放在隨身碟的目錄下。進入BIOS->Tool->Instant Flash並選擇檔案,跑完後就完成BIOS更新了。十分簡單

搭配硬體介紹:撼訊PowerColor Red Devil Radeon RX 570 4GB GDDR5顯示卡



盒裝一覽,同樣也是採用黑紅對比的配色,正面明顯的RED Devil字樣與六芒星的背景。右下角標註晶片型號:RX570。背面則是寫明了許多特色與功能。



內容物部分除了顯卡與說明書外,另有一張Devil通行證(?)
顯卡本身採三風扇的長卡設計,並且也有防彎背板加持。輸出配置採1 x DVI+1 x HDMI 以及3個DP的設計



散熱器採銅質熱導管與鋁鰭設計,可以將核心的熱量盡量分散到三個風扇可所及的地方,在MOSFET與VRAM的部分也有貼上導熱膠與散熱器本體接觸。

供電方面採6+1+1相設計,VRAM的部分採1HS+2LS設計,MOSFET為On-semi 4C10N+ 2x4C05N。GPU Core的部分,上橋為On-Semi 4C10N、下橋為On-Semi 4983NF,電感的部分採用封閉式電感,電容的部分也使用全固態電容。PWM IC為IR的3567B

顯存顆粒採用SK Hynix H5GC4H24AJR-T2C 512MB 共8顆,組成4GB 的配置

左上方還有一個BIOS切換器,如果不慎刷壞BIOS還能夠切至另一邊備援

大致上主要這次的主角硬體方面就介紹到這邊




至於其餘的部分則是沿用之前的老朋友:OCZ Trion 150 480G、美光Crucial Ballistix Elite ddr4 8Gx2 2666Hz、海韻Seasonic X系列750W金牌電源、以及全透測的SAMA帝國戰士機殼

裝機完成與Wraith MAX散熱器RGB效果測試


由於Wraith MAX安裝上比較麻煩些,扣具方面在機殼中操作下壓會比較麻煩。因此個人建議在還沒有將主機板裝進機殼前,先將CPU與記憶體裝上去後。再安裝Wraith MAX散熱器。整個完成後才裝進機殼內。


裝機完成的樣子。
沖田總司的PVC只是拍照用的。實際情況除非您用的是溫度不高的內顯,並且不會24小時開著運作,不然個人還是不建議將PVC放進機殼內,畢竟溫度還是會有影響。





玩家們可以藉由ASROCK主機板鐘內附的Asrock RGB LED來直接從Windows下控制Wraith MAX的燈光效果。包括更改顏色、更改閃爍樣式,要將RGB燈效關閉也是沒問題的。

性能實測:基本Benchmark測試,CPU預設與超頻上3.8GHz對比

配備一覽:
CPU:AMD Ryzen5 1600
RAM:Crucial Ballistix Elite ddr4 8Gx2 2666Hz
MB:ASRock AB350 Gaming K4
COOLER: AMD Wraith MAX
VGA:PowerColor Red Devil Radeon RX 570 4GB GDDR5
SSD:OCZ Trion 150 480G
PSU:Seasonic X-750W 80PLUS GOLD
CASE:SAMA帝國戰士透側機殼
OS: Win10 x64 Pro
MONITOR:HP ZR30W(以DP連接)

我們這次測試各大Benchmark,有CPU預設分數與超頻到3.8GHz的分數兩種。而顯卡部分則是都以預設的BIOS與頻率進行。為了避免版面過於混亂、圖片過多。實際測試圖片均統一存在imgur的連結,僅挑選幾張出來解說。


這次CPU的超頻設置如上圖,以Ryzen Master進行控制。僅拉升CPU核心頻率至3.8GHz,與電壓至1.28125V。

這是筆者反覆測試後能夠確保完全穩定運行於全核心3.8GHz的配置。但實際上來說,這次的測試中,筆者一開始僅將頻率拉抬到3.8GHz,電壓的部分則是使用預設的,就已經能夠跑完大多數的測試了。除了跑Linpack系列的測試(AIDA64 Stress FPU、IntelBurnTest等等)會跳出錯誤中止。
因此才進一步對電壓進行調整,確保在3.8GHz下,所有的軟體與測試都能完全正常的運作。


CPU-Z 預設(左)與超頻3.8GHz後(右)的截圖
題外話:好吧...沒拿到限時活動池中出現的限定5星、SSR版本的8核心Ryzen5

GPU-Z截圖,驅動使用的當然是最新的腎上腺素3/1發行的版本

https://imgur.com/a/Bt7Qp
↑AMD Ryzen 5 1600預設測試結果圖檔
https://imgur.com/a/j90Ew
↑AMD Ryzen 5 1600 超頻3.8GHz 測試結果圖檔

相關比較

表格一覽,基本上超頻前後是看的到差距的。綜合評比的PCMARK方面也有3.7~4.0%方面的差距。如果是完全吃重CPU的多執行續測試則能夠達到10%左友甚至更高的差距。

直條圖一覽,部分分數為了直條圖的視覺,故除以10或100來進行比較。


根據CPU-Z內建的評分,超頻3.8GHz之後的R5 1600。分數甚至能夠與Intel當年X99平台旗艦級的5960X的預設性能平起平做。可說是十分厲害。

而預設情況,也能與Intel Kabylake平台上最高端的I7 7700K互相較勁,在單執行續與多執行續方面都有勝負!


根據CineBench 15 內部的資料比較,在遇上方面同樣與當年也是定位在旗艦X79平台的I7 3930K平起平坐。


預設情況 AIDA64記憶體性能測試


超頻3.8GHz AIDA64記憶體性能測試。超頻後,DDR4 Memory的部分影響不大。但CPU內的cache則有不小的性能增加。




AIDA64 Stress FPU溫度測試。未超頻時燒機約48度、超頻時燒機約54度。差距約12.5%。但是Wraith MAX散熱器的噪音都一樣的不明顯,十分給力。

性能實測:顯示卡相關Benchmark測試

>Futuremark系列基準測試
https://imgur.com/a/IFdMa


3DMark Time Spy:4111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3038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5702
3DMark Fire Strike:11501
3DMark Sky Diver:28513
3DMark Cloud Gate:29942
3DMark Ice Storm Extreme:143658
3DMark Ice Storm:151468

3DMark 最新版所有項目測試,為了節省版面,故濃縮於一張圖與文字表示
若要看實際測試截圖如上方imgur的相簿


PCMARK 8 Home測試:3055分 OpenCL加速設備均指定此片RX570

PCMARK 10測試:4748分

3DMark API Overhead feature test,這個是測試相同場景下,使用不同API所表現出不同的效能以進行比對

https://imgur.com/a/Tke2w


VRMARK Orange Room : 6688
VRMARK Cyan Room : 4292
VRMARK Blue Room : 1095

VRMARK測試 同樣為了節省版面,故濃縮於一張圖與文字表示
若要看實際測試截圖如上方imgur的相簿


Cinebench R15 Open GL:83.26FPS

遊戲測試:虹彩六號:圍攻行動、PUBG(吃雞) 遊戲實測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是一款2015年12月初,由Ubisoft發行。為一款5V5第一人稱戰術射擊遊戲
以下將會用內建的benchmark測試該遊戲在1080p與2560x1600的解析度下。並且分別以"非常高"和"超高"兩種畫質進行測試

↑"超高"的畫質需求是大於"非常高"的


1080P下測試結果,基本上非常高與超高都是完美的順暢運行


2560x1600下測試結果,非常高的設定也是能夠順暢運行。超高了話確實在某些場景會稍微有一點小頓。


實際以1080p超高畫質打一場5V5,過程也是十分順暢。

心得:這套R5 1600搭配RX570 4G的測試中。在1080p下就算是最高畫質也能輕鬆應付。縱使你使用的是2K(2560x1440or1600)解析度的螢幕。也能夠順暢地以非常高的畫質來遊玩紅彩六號這款大作遊戲。


而另一款我們要測試的遊戲是PUBG(吃雞)。這款遊戲在去年開始紅起來。紅的程度可以說是超過很多大作遊戲。甚至聽說許多網咖甚至為了吃雞而去升級顯卡與配備。這次測試當然也會測試這款時下正夯的大作遊戲。

我們同樣以1080p與2560x1600兩種解析度進行測試。並且由於吃雞對於CPU的需求也是高不少。因此我們還會將R5 1600 用前述的參數超頻 3.8GHz。來進行超頻前後的測試

經過筆者初步測試。在1080p解析度下特效全開都能順暢運行吃雞。而2K畫質的2560x1600,則是也能夠在特效中等的情況下順暢吃雞。因此後續的測試都以這兩種特效設定,並以Fraps FPS Benchmark取得FPS數據後,再用excel繪製圖表來進行。


PUBG 1080p 特效全開下、平均63.95FPS


PUBG 1080p R5 1600 超頻3.8GHz 特效全開下、平均78.25FPS。性能增加約22.3%。十分有感


PUBG 2560x1600 特效中、平均55.53FPS


PUBG 2560x1600 R5 1600 超頻3.8GHz 特效中、平均61.00FPS。性能增加約9.9%,並且平均也達到60FPS的門檻。也是有很明顯的進步。

CPU超頻3.8GHz 耗電測試

我們使用智慧插座來進行CPU超頻3.8GHz與預設情況的耗電量測試,使用OCCT Power Supply Mode進行,並透過手機APP抓取AC端的數據


待機情況,超頻與否都差不多52W左右。
而預設情況燒機則是251W、超頻3.8GHz的情況為306W。

整體來說其實比起以前GTX480這種吃電怪獸卡王還要來的省電非常多。但筆者還是建議使用450W以上的電源供應器。

挖礦測試

umm...這是個有點蒸液的測試項目。
畢竟前言也提到了,就多少測試一下這部分吧。詳細的礦池設定與錢包註冊就還請大家自己上網查爬文了。畢竟也是順便的額外測試。

測試部分將RX570顯卡刷入改過記憶體頻率的挖礦專用BIOS,並且將驅動安裝為AMD Radeon Software Crimson ReLive Edition Beta for Blockchain Compute的挖礦專用特殊驅動(版本日期在裝置管理員顯示為2017/8/8,很好記吧)。並且打上欺騙BIOS被修改過的patch


顯卡部分使用Claymore's Dual Ethereum+Decred_Siacoin_Lbry_Pascal AMD+NVIDIA GPU Miner  V10.1進行挖礦(只單挖ETH)。算力大致上有24.8Mh/s左右。如果BIOS部分再細調或許可以突破25。



CPU部分則使用XMR-stak,AES強制開啟、CPU執行續12個全開。預設情況算力大概在197H/s左右。超頻至3.8GHz則是到達224H/s左右。提升幅度約13.7%

題外話:根據本人測試,這版挖礦專用驅動開啟FM也沒什麼問題,邊補幀邊挖礦也是OK。不常打遊戲但會看影片或動畫的可以考慮常駐用這版XD

AMD LINK使用設定教學

前述提到這版的驅動還有多一個AMD LINK功能。就是可以跟手機APP連結。以下將介紹這個功能。

手機記得先下載好APP。Play商店就有了。確保手機在電腦在同一個區域網路下


記得防火牆部分先允許Port 58888。請照上述方法設定






直接打開Crimson驅動,點下去AMD LINK。開起來就能了。之後手機再掃描螢幕上的QR碼就能成功連接。

之後就能夠在手機電腦性能的情況了,如圖所示。

AMD Fluid Motion教學

AMD Fluid Motion (俗稱的FM)補幀技術,可以讓用戶觀賞幀數較低的影片時,在其中運
算出影格並插入,獲得更高的幀數。例如24FPS=>60FPS

這樣可以讓用戶獲得更流暢的影片觀賞效果,畢竟許多動漫與影片幾乎都只有24或
29.97FPS

目前只要AMD GCN1.0以上的顯示卡或內建於APU的內顯,均可以開啟並使用這個功能。例
如APU A4~A10 7XXX系列,或是AMD Radeon HD 7000系列等等。
當然這款RX570絕對是包含在內的,題外話。目前R3、R5那兩顆APU裡面的Vega內顯也是擁有FM的喔。

目前最常見的還是使用Potplayer OR Media Player Classic 撥放器再加上 Bluesky Frame RateConverter 。並設定濾鏡
設定方法如下


1.在AMD驅動控制面板上,點選影像->自訂->將AMD Fluid Motion開啟


2.下載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並且照圖片設定


3.這裡以Potplayer示範,下載Potplayer,右鍵->偏好設定->濾鏡->全域濾鏡優先順序
->將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放入->右下角優先順序設定為強制使用


最後就能享受60FPS的順暢感了,可以看到影片中原始29.97FPS被補到了59左右的FPS。而且就連4K版本的紫羅蘭都能順利補到60FPS、沒什麼問題。
(題外話,紫羅蘭的作畫精緻程度拉到4K來看可說是沒問題、堪稱18冬霸權可不是開玩笑的,violet我老婆)

心得結論

根據以上的測試結果來看,可見這一代的A+A組合是十分的強大。在性能方面,CPU的部分在超頻到3.8GHz。竟然可以跟當年Intel X99旗艦平台最強的I7-5960X相互媲美。X99平台不過也是2014年發表的而已。想當年AMD CPU還只有老舊又耗電的打樁機而已。現在Ryzen系列卻卻能夠有如此的表現。
在散熱器的部分,雖然說Wraith MAX在外觀上長得跟以前AM3+時代的暴力扇有點像,但是風扇可不像以前一樣噪音這麼大了。根據我超頻後燒機的情況,幾乎可說是沒有明顯噪音。但畢竟他也是個零售價59美金 (折合台幣約$1740) 的散熱器。不過這樣的表現以及信樣的加持。我相信對得起這個價格。

在遊戲方面,測試的兩款遊戲:虹彩六號與吃雞PUBG。都能夠在1080P下以特效全開的模式順暢運行,可說是應付大作遊戲畫質的好選擇。縱使在2K的解析度下。在特效上稍作取捨與對CPU進行超頻後。也能夠達到順暢完美運行的效果。

在耗電量方面,經過測試超頻後最高大概也是300多瓦而已。普遍玩家如果原本就配備450W左右大廠牌的電源,也不用額外升級,可以直接的沿用。

還有更多額外的附加價值,例如看影片的利器:AMD Fluid Motion。還有很具蒸液性的挖礦賺虛擬貨幣的功能。這些都是AMD這樣的平台所能提供給玩家的。相信AMD能夠在如此的優勢下獲得許多玩家與廠商的青睞!

全文完畢 感謝收看

[心得] AMD Ryzen5 1600搭配B350及RX570的3A組合測試

$
0
0



前言

Ryzen 高效能系列已經推出許久 Ryzen7、5、3 效能都特別卓越且性價比高,讓大家除了intel外有更多的選擇,而此次測試的Ryzen5 也是目前常用的選擇,在性能上能應付主流單機大作且價格也不會太過昂貴 相對親民。

其實本身我已經有5年沒使用過AMD的CPU,在以前我念書時期AMD都是低效能 溫度高的刻板印象,也只有AMD的顯卡能讓我真正感受到超值,近期的礦業也聽說AMD產值效能硬是比N家高了一段;這次的測試組合是 AMD CPU Ryzen5 1600 加上 AMD晶片組主板 技嘉B350搭配AMD顯卡技嘉RX570的套裝測試 就讓我們先來開箱吧

▼CPU外盒及CPU保護盒

▼(包裝來說相較於intel感覺是多了些)


▼CPU以及其貼紙

▼CPU的針腳 跟Intel完全相反,要特別注意不能撞歪


▼裡面的風扇此次就用不到啦~


▼直接使用AMD的 Wraith MAX 幽靈風扇   


▼支援各家主機板的LED技術


▼一樣的紙材包裝較多



▼擁有4根熱導管及密集的鰭片,內附一條RGB傳輸線可接在主機板上的RGB控制接口上



▼再來就是主機板的部分了Gigabyte GA-AB350M-Gaming 3



▼主板正反面



▼後方介面


▼LED酷炫光音效及雜訊干擾阻隔線


▼顯示卡AORUS Radeon™ RX570



▼側邊會閃的RGB燈


▼接口 1個DVI 1個HDMI 3個DisplayPort


▼隨便搭了一支記憶體一個SSD 就開始測試吧


▼簡易測試平台


測試平台資訊
CPU:AMD Ryzen 5 1600 3.2GHz
Cooler:AMD Wraith Max幽靈散熱器
主板:Gigabyte GA-AB350M-Gaming 3
RAM:Micron Ballistix Tactical  D4 3000 8G
顯示卡:AORUS Radeon RX570 4G
SSD:Intel 540S 240G
PSU:Seventeam ST-500PAT
OS: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size=5]AMD 產品測試[/size]

▼CPUZ

▼CPUZ Benchmark

▼GPUZ

▼AIDA64


▼CINEBENCH R11.5 OpenGL:72.64fps CPU:12.25fps



▼CINEBENCH R15 OpenGL:105.33fps CPU:1126cb



▼PerformanceTest Score :3786.9


▼PCMARK7 Score :6035


▼3DMARK11 Score :13950


▼VRMARK Orange Room  Score :6543


▼x265 FHD Benchmark :17.2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 遊戲測試

▼虹彩六號 硬體效能檢測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試玩

▼PUBG試玩


開箱心得

這次Ryzen的產品體驗,讓我很印象深刻,整體從硬體安裝、系統、相關設定、一般用途、遊戲、影片轉檔、3D設計,都非常順暢感覺不到什麼變化,穩定性溫度各種都很好,與很早之前我對AMD的印象差距極大,還真的是重返榮耀。

比較不好意思的是,小弟我過完年真是突然太忙了,也因為許久沒玩遊戲了遊戲方面的體驗少了一些,但能感受到進入遊戲時的穩定集畫面的精緻度,幀數也很穩定不lag,而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這次也沒有再著墨,Radeon ReLive及Radeon Overlay...等 就讓我之後再來體驗吧~
相信這時間不會太久,現在我對AMD可是信心十足呢 一定自己組一台來玩玩。

[分享] 吃雞慢半拍?組裝遊戲 PC 前一定要知道的 10 個基本知識

$
0
0

即時發佈
吃雞慢半拍?組裝遊戲 PC 前一定要知道的 10 個基本知識

2018年 3 月 14 日,台北訊
現在使用的電腦遊戲跑不動嗎?遊戲中技能放慢一拍、槍戰總是被爆頭,新的一年想要換新的遊戲PC 啦!但你知道購買整機的價格可能比自行組裝成本更高,且未必全然符合你的需求嗎,而且許多遊戲玩家都是自行組裝PC 設備嗎?隨著遊戲技術進步,遊戲特效與畫質大幅提升,對設備的要求也相對嚴苛,大容量的存放空間是基本需求,能快速的讀取資訊、畫面與指令才是贏Game 的關鍵。是時候動動手指組裝一台專屬於自己的 PC 了,自行組裝不只能省錢、依照需求挑選不同零組件,還能隨心所欲的打造與眾不同的外觀。面對玲瑯滿目的零組件也許讓人無所適從,但只要牢記以下10 個基本知識,就能以正確的方式打造你的專屬 PC:


1.
一台 PC 需要什麼零件?

-
主機板:主機板是連接所有零組件的身體。

-
中央處理器(CPU):CPU 相當於 PC 的頭腦。

-
顯示卡(GPU):處理影像的重要零件,尤其從事設計工作者更需要高階GPU。

-
記憶體(RAM):暫存所有工作任務資料,就像書桌一樣,能暫時放置你所需要的工具與書籍資料,並隨時隨地的存取。

-
硬碟(HDD)或固態硬碟(SSD):如果記憶體是書桌,SSD就相較於書桌旁邊的櫃子,能快速存取,又能儲存大量資料;而 HDD 就像是倉庫,需要較多時間存取,但可以存放海量資料。

-
電源(Power):相當於 PC 的心臟,提供動能。

-
散熱器:良好的散熱系統可以避免主機熱當。

-
周邊裝置:鍵盤、滑鼠、螢幕、光碟機……等。


2.
你選的 CPU 與主機板相容嗎?

如果頭腦與身體無法連接,那主機就只是個空殼!CPU的針腳是否能安裝主機板的插槽是組裝PC的優先考量,特別是最新推出的 CPU,除了要檢查插槽以外,還要確認你所選的主機板能夠支援 CPU。若沒有使用相容的 CPU,會影響記憶體的速度,進而影響你的工作流程。

3.
滿足 CPU 的速度需求!

市面上最常見的AMD® 和 Intel®處理器通常需要高速 DDR4 記憶體才能充分發揮其效能。與之搭配的記憶體速度越快,處理器輸出就越高,能讓你享有更快速、回應能力更高的裝備。

4.
導熱膏很重要!

導熱膏是很多人容易忽略卻極為重要的一環!塗導熱膏的方式有好幾種,但是我們建議用大約豌豆大小的量擠在CPU 上方,並小心不要碰到主機板或 CPU 周邊的金屬區域,且不刮平導熱膏直接裝上風扇(刮平反而會增加氣泡降低導熱效果)。塗導熱膏又簡單又快,但一定要控制好適當的量,如果使用太多導熱膏,不僅會降低導熱效果,插槽內也會變得一團糟。然而,用量不足也會導熱傳遞不夠,所以豌豆大小的用量剛剛好。

5.
小心 RAM 的安裝

RAM(或稱DRAM)也有不同規格,現在新的主機板都已有防呆插槽設計,只要將RAM 針腳的凹槽,對齊主機板上的插槽就能避免
RAM裝反的情形,在安裝的時候若發現插不進去時,千萬不要硬壓,而是先檢查是否有裝反的情形才不會破壞剛買的 RAM 哦!若想知道詳細的安裝流程,可以根據線上教學或製造商的輔助資料來完成安裝。


6.
RAM 的速度可以設定?怎麼設定?

在購買記憶體的時候仔細觀察包裝上的數字,你會發現除了容量外,還會有四碼數字如2400 MT/s,那即是該記憶體能達到的速度,數字愈高即愈快。在 PC 組裝好後可以開機進入 BIOS 載入 RAM 設定檔。若使用 Ballistix®的記憶體則可使用 Ballistix® M.O.D. 公用程式或其他第三方應用程式來查看所使用的 RAM 的速度,部分 Ballistix® 記憶體甚至還能監測溫度,防止系統過熱降低效能。

7.
最容易遺漏的 I/O 檔板!

在主機背後的檔板有阻擋灰塵進入系統的作用,即使經常拆裝電腦的人都容易忘記裝上檔板,記得組裝好PC 內裝後要確認後方的檔板是否有遺漏 !

8.
你需要有效率的心臟

電源是 PC 的心臟、提供PC 運作的能源,而 80 Plus 認證是用來分辨電源用電效率的等級高低,從基本到最高效率的認證排序為:
-
80 Plus

-
80 Plus 銅牌

-
80 Plus 銀牌

-
80 Plus 金牌

-
80 Plus 鉑金牌

-
80 Plus 鈦金牌

電源又分成半模組與全模組,全模組的接線可依需求拆裝,幫助使用者管理纜線或擴充。半模組則相反,部分的線是直接連接電源本體無法拔除,但電源轉換效率與輸出理論上也相對穩定。

9.
纜線管理

乾淨俐落的纜線不只是美觀,還能促進PC 散熱。「背板走線」是組裝 PC 中常提到的詞,若使用的是全模組電源,若所用的機殼後方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將纜線整理至機殼背板後方,讓內部空間留給空氣流通。

10.
我要超頻嗎?

超頻與否取決於個人使用需求,且可能燒毀PC 中的設備與元件,不值得冒險,且會導致零件保固失效,如果你想讓設備發揮絕對的效能優勢,網路上有許多指南與分享文章可以幫助你調整系統。

最後,也是最有趣與最關鍵的時刻,開機。在花費許多時間上網查資料、發問與詢價,進而採購零組件並搬運回家,到花費半天或甚至整天的時間研究與組裝完成後,電腦開機的瞬間就是你收割付出的時候。這些過程都是有趣與難得的經驗,而你所組裝的PC 究竟能不能真的開機與運作遊戲呢? 愉快的組裝屬於自己的 PC 並享受Ballistix®遊戲記憶體帶給你的高速遊戲效能吧!


Ballistix 品牌遊戲記憶體的優勢:
ü
專業電競玩家賴以勝出且經證實的效能

ü
XMP 設定檔可更快更容易進行超頻

ü
能使任何裝備外觀改頭換面的熱血設計

ü
終身有限保固1

ü
主要記憶體製造商的唯一遊戲記憶體品牌



Ballistix Sport DDR4 特色:推薦給休閒玩家與遊戲愛好者
ü
速度可達 2666 MT/s

ü
比一般的 DDR4 記憶體擁有更快的速度與靈敏度

ü
遊戲玩家和極度重視效能使用者的最佳選擇

ü
四通道記憶體架構可極大化資料傳輸速率

ü
數位迷彩散熱器有白、灰、紅三色可供選擇

ü
簡易的隨插即用安裝方式

ü
XMP 2.0 設定檔,可輕鬆設定

ü
針對最新的 Intel X99 平台最佳化

ü
終身有限保固



Ballistix Tactical DDR4 特色:重度玩家
ü
速度可達 3000 MT/s

ü
Ballistix Sport DDR4 更快的速度和時序

ü
雙通道和四通道記憶體架構可極大化資料傳輸速率

ü
包含黑色 PCB 的鐵灰色散熱器

ü
XMP 2.0 設定檔,可輕鬆安裝

ü
針對最新的 Intel 平台最佳化

ü
終身有限保固



Ballistix Elite DDR4 特色:專業玩家和超頻玩家
ü
速度可達 3600 MT/s

ü
激增的記憶體頻寬

ü
狂野黑的散熱器與 PCB 電路板

ü
比一般的 DDR4 記憶體擁有更快的速度與靈敏度

ü
獨家的 Ballistix® M.O.D. 公用程式與熱能感應器,可即時監控溫度變化

ü
XMP 2.0 設定檔,可輕鬆安裝和設定

ü
針對最新的 Intel 平台最佳化

ü
終身有限保固



1:終身有限保固適用於全世界各個國家/地區,但德國除外
(保固期限為購買日期後 10 年)。


©20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保留所有權利。資訊、產品和/或規格若有變動,恕不另行通知。Crucial 或美光科技公司對於排版或拍照的疏失或錯誤概不負責。MicronMicron 標誌、Crucial Crucial 標誌是美光科技公司的商標或註冊商標。其他所有商標皆屬其各自擁有者所有。


【線上追蹤 Ballistix®
Facebook: www.facebook.com/ballistixgaming/
Twitter: www.twitter.com/ballistixgaming
YouTube™: www.youtube.com/ballistixgaming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ballistixgaming


【關於
Ballistix
Ballistix
MicronTechnology, Inc. 的全球化品牌。Ballistix
記憶體
DRAM
強化了整體電腦遊戲的體驗,並為遊戲玩家和愛好者提供了效能優勢。Ballistix是屬於主要記憶體製造商的唯一主要遊戲品牌,經過從頭到尾的建置和測試。如需更多相關資訊,請造訪
ballistixgaming.com


【關於Micron
MicronTechnology, Inc. 是半導體系統的全球領導者。Micron 的眾多高性能記憶體科技組合
(包含 DRAMNAND NOR 快閃記憶體),是固態硬碟、模組、多晶片封裝和其他系統解決方案的基礎。以超過 37 年的科技領導地位做為後盾,Micron的記憶體解決方案讓全球最為創新的運算、消費、企業儲存、網通、行動產品、嵌入式和汽車應用程式得以實現。Micron NASDAQ 上市公司,代號 MU。如需有關 Micron Technology, Inc. 的詳細資訊,請參訪
micron.com



【經銷商資訊】
青雲國際 Albatron Technology Co., LtdTel: 02-8227-3277
捷元股份有限公司 Genuine C&C IncTel: 02-2795-6677


【新聞聯絡人】
盛燦公關

江禎堂 Mike Chiang
Tel: 02-2570-1689 #210
Email: mike@crater.com.tw

[分享] 林帝LINDY GOLD HDMI 2.0連接線-高清時代來臨,高速線材同步到位

$
0
0





高清時代來臨,高速線材同步到位
現在高清時代來臨,FHD畫質也只是堪用,許多玩家已經紛紛投入2K甚至是4K解析度的懷抱,而在這些高解析度設備環境下,相對應的線材顯得相當重要,影音傳輸線材就跟手機充電線材一樣,要擁有真材實料才能提供最佳的傳輸品質與效率,這次要介紹由知名線材大廠林帝LINDY推出的 Premium Gold HDMI系列產品,長度部分有0.5m(NO.37860)、1m(NO.37861)、2m(NO.37862)、3m(NO.37863)、5m(NO.37864)、7.5m(NO.37865)、10m(NO.37866)共七種可選擇,線材用料相當紮實,主要TMDS與HEARC傳輸線採用線徑24AWG,純度99.999%無氧銅(OFC 5N)製成,每組線材採用鋁箔包覆,並採用85%銅箔編織網做線材外層SHIELDING,最外層採用鐵灰色高質感PVC作包覆,提供優異的產品壽命與雜訊阻隔能力,接點端子部分電鍍層厚度達15u的24K金,可避免長時間接觸空氣後端子氧化與劣化,符合HDMI 2.0規範,支援解析度 4K 60Hz,向下支援1080p 3D,原廠還提供一年保固,馬上就來看看林帝LINDY GOLD HDMI 2.0連接線的表現啦。

林帝LINDY GOLD HDMI 2.0連接線包裝與本體

▼採用透明包裝,可直接看到線材本體


▼標示產品規格,2米金頭高速HDMI線材


▼高速HDMI線材


▼林帝公司資料標示與生產批號標示


▼線材本體一覽,一眼就可以看到金光閃閃的兩端接頭


▼接頭外殼採用鋅合金簡潔造型外殼,並做鍍金處理,質感相當不錯



▼接頭與接點端子採24K純金電鍍,提供高耐久度與接點訊號可靠度


▼PVC線材上印有High Speed HDMI Cable with Ethernet,採用經過UL認證AWM STYLE 20276標準,能承受80度C、30V耐壓與 VW-1耐燃等級試驗


實際畫質比較

本次測試採用螢幕附贈的HDMI線材,同樣為2米長度,以下比較上圖皆為螢幕附贈的HDMI線材,下圖為LINDY GOLD HDMI 2.0

▼可以發現水珠部分許多細節在螢幕附贈的HDMI線材是糊掉的!!



▼我們放大看一下,色彩飽和方面也是LINDY GOLD HDMI 2.0勝出!!



▼建築物上的打光,細節上有些許的差異



▼我們放大看一下,可以發現在顏色深淺變化附近螢幕附贈的HDMI線材有許多黑色雜訊



▼建築物上細節有些許的差異



▼我們放大看一下,建築物細節明顯LINDY GOLD HDMI 2.0勝出許多



總結
使用高解析度最重要的就是要能看清楚細節,而LINDY GOLD HDMI 2.0傳輸線就是可以讓你可以滿足視覺饗宴,在實際測試中用放大來檢視是有點挑剔過頭了XDD,但針對細節的還原度與整個色彩飽和度來說表現真的相當不錯,對色彩與細節講究的使用者,挑選這條線就對了!!再來還有一個有差的地方就是音效部分,HDMI訊號內含音源,更換LINDY GOLD HDMI 2.0傳輸線後再許多音樂細節更加清晰,且低音也更加飽滿一點,不僅畫質提升,連音效也跟著有所提升!!雖然LINDY GOLD HDMI 2.0價格上真的比較沒這麼親民,不過在用料上用心看的到,當然錢要花在都口上,有效果就是值得!!想要找一條顯示畫質一級棒且可提升音效品質的HDMI 2.0線材,相信林帝LINDY GOLD HDMI 2.0連接線是個很棒的口袋名單!!

[分享] 賽德斯SADES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震動式電競耳麥-搭載定位能力一流的Bongiovi DPS,天天吃雞就靠它!!

$
0
0




搭載定位能力一流的Bongiovi DPS的賽德斯SADES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震動式電競耳麥
近期吃雞正夯,沒有吃雞一下就落伍了!!吃雞遊戲PUBG最重要的除了要有絕佳的反應外,還有要聽聲辨位的能力,而聽聲辨位最重要的就是耳機,有好的耳機才能迅速掌握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這次要介紹一款搭載定位能力一流的Bongiovi DPS電競耳機,由賽德斯SADES所推出的『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Spellond PRO與美國Bongiovi Acoustics合作打造全景聲專業電競耳機,內建晶片採用Bongiovi DPS (Digital Power Station)技術,由USB解碼精確分析遊戲/電影/音樂等音源,經處理後模擬出全景聲音效,在細緻度、分離度、臨場感上花費不少功夫,針對第一人稱遊戲的腳步聲、子彈的方向、環繞與重低音,運用DPS音效解析晶片還原最真實的臨場感;Bongiovi DPS (Digital Power Station)技術內建了二種模式(單人/多人)可切換使用者環境,讓玩家可適應各種應用環境,發光部分隨著模式變換發光顏色有藍光(單人)與紅光(多人)兩種模式,提供簡潔且容易辨識的視覺效果,耳機單體採用高傳真50mm驅動單體,靈敏度為95dB(單人模式)/97dB(多人模式),阻抗為16歐姆,且內建了三段真實4D震動喇叭,提供相當不錯的低音震撼力,線材長度為3公尺,採用抗拉扯防捲曲Klared二代套管編織線,提供最佳的使用壽命,耳罩採用超舒適透氣不織布,提供不錯的配戴感,
麥克風部分靈敏度為-30dB,且擁有環境降噪功能,讓背景噪音不會影響玩家之間的對話,話不多說,趕緊來看看這款搭載定位能力一流的Bongiovi DPS的賽德斯SADES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震動式電競耳麥。

賽德斯SADES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震動式電競耳麥外觀與配件

▼外包裝標示產品型號與外觀


▼賽德斯SADES Logo與防偽標籤,內建晶片採用Bongiovi DPS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產品外觀


▼產品型號為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定位為電競耳機產品


▼2017 LMS英雄聯盟各項賽事指定品牌


▼包裝側面標示與美國Bongiovi Acoustics合作證書


▼另一側則是產品外型


▼包裝背面標示耳機特色與基本規格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基本規格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產品特色
1. 內建晶片採用Bongiovi DPS (Digital Power Station)技術
2. 採用輕金屬純鋼支架,可伸縮調整約3公分,符合各種頭型玩家
3. 內建兩段式物理震動喇叭,提供相當優異的震撼力
4. 耳罩採用透氣不織布材質,提供不錯的舒適度
5. 內建單人與多人兩種模式,提供使用者調整適合的模式
6. USB介面隨插即用(免驅動程式),接頭採用鍍金設計,提升資料傳輸品質




▼頂部為吊卡是包裝,包裝底部標示產品序號與安規認證



▼配件:產品說明書、保固卡與貼紙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一覽,整體採用全黑配色,部分搭配藍色做點綴,結構部分採用塑膠與金屬搭配,可提高產品的耐用度


▼線材長度為3公尺,採用抗拉扯防捲曲Klared二代套管編織線,提升產品耐用度,線材有收線設計,方便使用者整理線材,接頭部分採用鍍金接頭,提高資料傳輸品質



▼線控正反面一覽,上方為音量調整,中間為模式調整與關閉發光功能,中間左邊為麥克風開關,右邊為音量開關,下方為兩段震動模式調整



▼頭帶一覽


▼頭帶內側採用多點分壓設計,長時間久戴也是相當舒適


▼頭帶部分為手動調整式,可調整約3公分左右,結合金屬結構可提升產品壽命



▼耳機左側一覽,耳罩護蓋上有SADES Logo,麥克風為旋轉式設計


▼左側耳罩護蓋接上USB後會有發光視覺效果


▼耳機右側一覽,護蓋上為LONGZHU Logo


▼麥克風設計於左側,可自由彎曲依照使用者習慣調整



▼耳機內側標示左右聲道



▼耳罩海綿厚度與內部空間一覽,耳罩採用超舒適透氣不織布設計,提供不錯的舒適度,適合長時間久戴



燈光展示

▼插上USB後線控也會有發光的效果,模式切換按鍵按下後可切換模式,燈光也會隨著變化,讓使用者可快速辨認模式



▼藍燈與紅燈發光展示



總結
賽德斯SADES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震動式電競耳麥整體來說表現相當不錯,配戴感部分,頭帶部分採用手動調整設計,共可調整約3公分,基本上可以符合各種不同頭型的玩家,上方有多點分壓設計提供不錯的舒適感,耳罩部分空間也還不錯,並採用超舒適不織布材質,提供不錯的舒適度,適合長時間久戴,長時間配戴也不會有耳朵不舒服的情形,且阻隔環境噪音能力相當不錯,可以好好享受音樂饗宴。

接著來說聆聽感,內建晶片採用Bongiovi DPS (Digital Power Station)技術加持,整個聆聽感相當震撼,玩最近正夯的吃雞遊戲表現真的相當出色,只要聽到一點風吹草動,不論是腳步聲與槍聲位置相當精確,可立即判斷敵人位置,在賽車遊戲部分引擎聲位置與被超車聲音相當清晰,定位也是相當精準,非常有臨場感;看電影部分,表現依然是相當出色,震撼力與臨場感真的很棒,看大場面的爽片或是緊張刺激的懸疑片,那種震撼力與環景音效真的是相當不錯,再加上隔音效果好,可以完完全全沉醉在電影的劇情中,再加上有兩段式震動效果可以調整,讓整個聽覺震撼力大大提升了不少;麥克風部分因為有環境降噪功能,不會因為環境噪音而造成玩家間的對話不清楚或是被影響。

賽德斯SADES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電競耳麥擁有簡約的發光視覺效果,讓低調的外型中增添不少電競氣息,價格部分官方網頁售價為NT$2890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賽德斯SADES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也是英雄聯盟LCK的KZ(龍珠戰隊)冠軍戰隊比賽專用耳機,電競選手認證過就是讓玩家可以安心使用!!想找一款定位精準讓你可以天天吃雞的電競耳麥,相信賽德斯SADES Spellond PRO狼鑽終極版是個非常不錯的好選擇。

最後有好康消息要提供給消費者目前憑發票至粉絲團登錄,還送一組Jonsbo鋁合金耳機座,特定通路購買SADES 7.1耳機送入耳式耳機的好康活動,有興趣的玩家可至PXHOME、蝦皮或原X屋查詢購買唷!!
Viewing all 140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